寧坤
倪小明 ( 右一) 正在向鎮上干部介紹基地生產情況
初夏時節,秦嶺深處的山陽縣小河口鎮馬家山村海拔1500米的前梁組山梁上,煙苗迎風舒展著嫩綠的葉子,長勢良好。煙農倪小明、倪德東正帶領工人在田間揭膜、除草,一派忙碌景象。
主動尋求致富門路
41歲的倪小明和60歲的倪德東是山陽縣小河口鎮鐵匠溝村溝口組人,因居住在偏遠山區,交通條件落后,加之倪小明父母常年多病,而倪德東有兩個孫子還在上學,2013年12月同時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
為了早日脫貧致富,倪小明和同村的族叔倪德東從2017年開始多次前往柞水、鎮安考察當地的煙葉種植情況,經過他們的考察,并對家鄉土壤、氣候條件進行科學甄別、綜合分析,發現在馬家山村前梁組海拔1500米的高山上有集中連片的肥沃山地、純凈的空氣、豐富的日照、充沛的降水、溫和的氣候環境,是煙葉生長的絕佳之地,并且這里的住戶大都搬遷到鎮上或縣城居住,土地長期撂荒,租賃土地還有當地原住戶倪小明的老丈人幫忙,難度相對較小。唯一不足的是這個村民小組基本不通路,僅有一條兩米寬的土路盤山而上。但倪小明堅信,這里就是“聚寶盆”,他要在這里拋灑汗水,干出一番事業。
致富夢想迎風起航
說干就干,倪小明和倪德東分頭聯系前梁組18戶住戶協商租地事宜。然而,這里的住戶常年外出,許多人家聯系不到,田間地頭路畔糾紛扯皮更是牽扯不清。吵吵鬧鬧引起了當地政府的注意,鎮長王磊沒想到,在小河口鎮這個從來沒有煙葉種植歷史的地方,會有人開荒拓土搞煙葉種植,他決定前往一探究竟。在前梁組山梁上的簡易帳篷里,倪小明把自己的創業想法和前期調研結果向王磊作了詳細匯報。王磊對他的想法給予充分肯定和鼓勵,并立即召集馬家山村包村干部,請他們積極協調,全力提供產業基地建設政策及環境保障。就這樣,在王磊的鼓勵支持下,土地問題很快得以解決,在海拔1500米的馬家山村前梁組,倪小明他們成了開荒者,開始了他們的創業夢。
租賃下土地后,資金明顯不足。倪小明和倪德東合計,現在扶貧政策這么好,連王鎮長都大力支持搞這個項目,可以向政府申請小額扶貧貸款,每人貸5萬元,再向親朋好友借點,引入幾個當地小老板,每人出資10萬元入股,成立合作社合伙種植煙葉。經過一番努力,正式啟動他們考察了一年的煙葉種植項目,由倪小明負責產業基地建設,倪德東負責跑市場銷路。
在基地,倪小明既是股東,也是工人。他開著挖掘機翻山越嶺一點一點把荒地刨平,拉電、拉水、起墻、搭棚,一待就是3個月,100多天開挖出了150多畝耕地。好消息接連不斷,經過倪德東多方奔走聯系,他們的煙葉種植基地得到了商洛市煙草公司柞水分公司的項目支持,由柞水縣煙草公司提供種苗、技術支持并簽訂煙葉收購合同。2018年底,在王磊的協調下,馬家山村前梁組通組路國開行建設項目啟動實施,3.5米寬的通組路直通到種植基地大門口,倪小明、倪德東高興極了,他們的致富夢終于揚帆起航。
產業帶動興村富民
經過近兩年的籌備建設,2019年5月煙葉種植基地終于正式投產,基地占地550畝,當年種植面積達260畝,當年收益60多萬元。煙葉種植起壟覆土、防蟲施肥、篩選采集、烘烤儲藏整個流程相當復雜,用工量極大,前梁組住戶大都搬走,倪小明和倪德東就從基地周邊馬家山村、鐵匠溝村聘請當地貧困剩余勞力,每人每天100元,免費提供食宿,上下班由倪小明開車接送,帶動周邊貧困群眾40多人實現穩定就業。同時,基地以每畝100元租金租賃前梁組18戶群眾的550畝荒山坡地,每年能為該組18戶群眾戶均帶來3000元租金收入。
“我們趕上了好時代,遇到王鎮長這樣關心支持貧困群眾發展產業的好領導,才有了一個好的開端。我們現在脫貧致富了,下一步計劃要和馬家山村委會合作,繼續擴大規模,再開挖荒地150畝,種植煙葉300畝以上,培養更多的煙農,帶動附近更多鄉親脫貧致富。”倪小明滿懷信心地對筆者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