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張力宏 黨率航)3月18日,在山陽縣南寬坪鎮社區服裝廠內,幾十名工人全神貫注,正在縫紉機前趕制服裝,有專人逐一檢驗、打包、分裝,這批訂單式服裝將運往寧夏和甘肅等地。服裝廠建在鎮上的移民搬遷安置點里,在這里居住的群眾不必出遠門,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
2月中旬,在扎實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南寬坪鎮組織企業安全有序復工復產,組織專人對鎮上的社區工廠進行全面消殺,一批社區工廠達到復工條件。在充分了解企業和群眾需求后,社區內張貼起了招聘公告,吸納無法外出務工的群眾前往社區工廠就業。
不到半天時間,工廠復工的好消息傳遍了社區,群眾紛紛響應前去報名。3月1日開工以來,已有138名群眾在服裝廠就業,其中貧困勞動力48名。來自張家灣村的移民搬遷戶葉祥煥,近幾年一直在西安市灞橋區務工。往年正月十五過后,就返回西安工作。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原本返回上班的計劃受到影響,她很是焦慮,不知道收入從哪來。葉祥煥說:“看到服裝廠開工招人時,我就毫不猶豫地報名了,正好我在西安也是做服裝的,試了幾次,很快就上手了。廠里是計件工資,我相信收入會越來越好的,做完活兒還能多陪陪家人,挺好的。”
在距服裝廠不遠處的豐陽榮明電子廠里,機器有節奏的運轉著,十幾名工人正忙著制作通信設備天線,這家工廠毗鄰南寬坪鎮翠坪嘉園移民搬遷集中安置點,也是鎮上的社區工廠之一。2月25日,電子廠已開始復工,就在復工前,該公司還在為產品運輸而發愁。在得知企業困難后,鎮上積極協調企業辦理運輸證明,幫助企業招募工人。企業負責人說,目前共有40多名周邊群眾在廠里上班,當班工人共14名,依次輪換倒班。為了免去企業生產的后顧之憂,鎮上還派專人與企業進行對接,幫助企業拓展銷路,讓產品運得出、賣得動。
南寬坪鎮鎮長鄧秀峰說:“為了盡可能減少疫情對群眾收入的影響,鎮上為社區工廠復工復產開通了綠色通道,組織動員困難群眾進入廠區工作,同時做好兜底保障,不讓困難群眾掉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