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王衛紅)山陽縣委、縣政府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落實各級黨委政府環保責任,采取“六個加強”不斷推進中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的整改。
加強水環境污染治理。高度重視環?;A設施資金投入和建設,不斷加快城區環境基礎設施改造建設,加大農村污水垃圾處理設施投入,加強集中式水源地保護設施建設。先后投入兩億多元,實施建設污水處理廠一期提標改造及二期工程、城區污水管網、農村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薛家溝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等項目。同時下硬茬強力整治水環境違法行為,取締三大流域違法采砂場24個,不斷加大三大流域工業企業環境執法力度,依法查處超標、偷排、暗排的工業企業,2018年實施行政處罰6起,查封扣押3起,限產停產兩起,移送公安3起。
加強大氣污染防治。攻難點,抓重點,多渠道控煤減煤優化能源結構,嚴管嚴控建筑道路物料揚塵污染,扎實開展汽修餐飲油氣污染治理。2018年,拆除7臺燃煤鍋爐,17家汽修企業有機廢氣處理設備安裝到位,20家加油站完成三次油氣回收改造,66家餐飲企業油煙凈化設施已安裝到位。多部門聯合對18家黏土磚場依法取締關閉,并對東秦建材廠等7家采石場開展聯合執法,加大對城區大氣污染源的檢查頻次和力度,嚴厲打擊違法行為。
加強礦山生態治理。國土、環保等部門聯合執法,徹底搗毀18個小石灰窯和關停11家違法采石場、4家違法采渣場,全面拆除復綠,設置防護網、攔擋墻和安裝警示牌。全縣有礦權采石場全部停產,按照治理到位和環保達標的原則,積極加快整改,目前共栽植樹木恢復植被面積達5.7萬平方米。同時積極推進綠色礦山建設,編制《山陽縣礦山地質環境詳細調查報告》《山陽縣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建立礦山自然恢復生態環境情況臺賬??h政府下撥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專項資金100萬元,目前已恢復6.08公頃91.2畝,完成率達到76%。
加強自然保護區管理。開展自然保護區“綠盾2018”專項執法檢查行動,對天竺山自然保護區開展專項排查,嚴厲打擊自然保護區內違法行為,位于自然保護區內的3個采(探)礦企業,已注銷采礦權和探礦權。對自然保護區內的違規開發項目,依法嚴格處理,兩個項目已取得環評批復,1個項目已停止建設。
加強危險廢物監督管理。將國有醫療單位醫療廢物處置納入年度考核目標,對個體醫療單位處置工作實行黑名單制度,納入醫療機構年度校驗。在全縣開展醫廢處置管理示范單位創建工作,衛計局開展兩次醫療廢物專項檢查行動,購置了1輛醫廢轉運特種車,聘請兩名醫廢處理工作人員,提高了醫療廢物管理水平。建立廢舊鉛酸蓄電池等危險廢物回收體系,16個汽車維修企業設置了危廢暫存庫,并與有資質的回收企業簽訂了回收合同,定期回收機動車危險廢物。
加強畜禽養殖環境治理。出臺制定《山陽縣畜禽養殖禁養區、限養區劃分方案》,對禁養區內造成嚴重污染的畜禽養殖場予以拆除或關停,目前,已拆除禁養區內養殖場23個,搬遷關閉禁養區內養殖場兩個。其余11個正在按計劃進行拆除。同時穩步推進畜禽養殖場污染治理工作的開展,引導規模養殖場落實雨污分離、固液分離、回收污水循環清糞等措施,使規模養殖場處理設施配套率達到100%,糞污處理率達到75%以上。截至目前,已建成投產有機肥廠1個,大型沼氣池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