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跨區域氣象災害往往具有關聯性、傳導性,需打破行政壁壘,構建‘信息互通、資源共享、應急協同’的長效機制……”商南縣氣象局局長武興厚說。
日前,商南縣氣象局與河南省南陽市西峽縣氣象局聯合開展“黨建引領防災減災·跨域協作共筑防線”主題黨日活動,雙方通過實地參觀、經驗交流、聯合研討等形式,探索跨區域協作新路徑,簽署了《商南、西峽縣氣象災害區域聯防協議》,明確將聯合開展氣象信息數據共建共享、災害風險聯防研判、預警信息靶向發布等合作內容,共筑氣象防災減災堅固防線。
今年以來,商南縣深化改革創新,堅持用改革破解發展難題,抓好重點領域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全面擴大區域協作,堅決打好開放發展硬仗,著力在推動開放發展上提質增效,助推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商南縣深化零基預算改革,全面審核清理非政策性項目支出,全面壓減一般性支出,騰出更多財力用于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推動清產核資和監管考核,清理取締一批“僵尸企業”“空殼企業”和無主營業務的企業。推進數字政府建設,計劃實施11項“小切口”改革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持續深化殯葬改革,推進縣火葬場及配套設施以及上河、柳樹灣等8個村(社區)公益性公墓建設,回歸殯儀館公益屬性。推進市場監管綜合執法體制改革,提升行政執法效能。
商南縣繼續列支工業發展基金2000萬元,落實民營經濟發展政策措施,用好“陜企通”、政銀企座談會等平臺,積極協助企業解決用地、融資、用工、環境等方面的難題,促進企業良性發展。深化“全生命周期樹”政務服務模式,健全“幫辦代辦”“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清單管理和常態化推進機制,推行營業執照與市場主體登記聯審聯辦新模式,提高辦事效能。爭創省級營商環境創新示范區。
商南縣搶抓“一帶一路”機遇,打好外貿拓展硬仗,支持佳憶德、華林石材等企業出口創匯,計劃完成進出口貿易3000萬元。深化溧商協作、津陜協作和對口幫扶,用活用好專項資金;持續深化陜豫鄂毗鄰區域協同發展,在生態保護、安全生產、執法監管上聯動發力,不斷拓展協作空間。搶抓“西商融合”發展機遇,支持重點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教育、科技、人才、產業等領域深度協作,承接西安外溢產業、項目,不斷提升西商融合協同發展質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