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今年以來,商南縣全力以赴打好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硬仗,通過夯實基層基礎、深化“五治”融合、動員力量下沉、強化減負賦能等措施,全面提升基層治理效能,推動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商南縣深入實施基層黨組織“分類指導、爭先進位”三年行動,制定《商南縣基層社會治理效能提升專項行動方案》,落實“四個一”包抓機制,推動25個村(社區)黨支部提檔升級、60個村級黨群服務中心規范提升,為2600余名振興頭雁充電賦能,切實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堅持和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指導鎮(街道)、村(社區)完善“一冊四會”,落實“村級議事協商”“四議兩公開”等機制,扎實開展“八五”普法,128個村(社區)法律顧問實現全覆蓋,遴選鄉村“法律明白人”364名。建立“鹿城金點子”人民建議征集平臺,征集辦理意見建議30條。深化“五個到一線”活動,落實“三級書記”抓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梳理留守群眾就業、小區充電樁建設等民生實事22項,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834件。健全“村黨組織—網格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三級治理體系,選聘網格員3461人,確立黨員中心戶1231戶,充分發揮網格作用,排查隱患26處,制止違規用火12起。健全村(社區)“兩單兩圖”,制定村(社區)“三項清單”,明確不應由村級組織出具的證明事項20項,解散不必要的工作群198個,整頓“濫掛牌”85個。開展借調干部專項清理,嚴格督檢考計劃和備案管理,將年終考核與平時考核相結合、實地考核與述職考核相結合,縣級層面會議數量同比減少30%,縣級考核指標同比減少20%。
商南縣深入推行“六化”治理模式,大力建設“云端”上的黨群服務中心,扎實推進“紅色物業”創建,健全完善網格化管理和“鎮街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流程,建立縣、部門和鎮(街道)、村(社區)“一把手”掛帥的黨建引領接訴即辦改革推進機制。加快鎮(街道)、村(社區)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進一步完善“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機制,切實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落實好鎮(街道)履行職責事項清單,堅持“減負”“賦能”雙向發力,著力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