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趙家婷 代緒剛
項目建設工地上機械轟鳴,春耕田壟間農技干部現場指導,產業園區里招商團隊步履匆匆……
春節剛過,商南縣城鄉便掀起一股實干熱潮,推動縣域經濟實現“開門紅”。這是該縣將干部作風能力提升轉化為發展動能的生動實踐。
去年以來,商南縣堅持把深化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作為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的重要抓手、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為聯系服務群眾的重要保障,不斷推動活動走深走實、取得實效。
抓培育 強本領
“我們要讓過風樓鎮成為金絲峽與蓮花湖之間的黃金驛站。”2024年7月,在商南縣優秀年輕干部“擂臺比武”現場,過風樓鎮鎮長胡松描繪的“一心兩翼三區”發展藍圖引發熱烈掌聲。這一年,商南縣通過18期“擂臺比武”,讓400多名優秀年輕干部脫穎而出,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
為鍛造一支能打硬仗的干部隊伍,商南縣多措并舉。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帶頭研學22次,“商南大講堂”覆蓋干部4000多人次,為干部充電賦能;選派8名干部赴發達地區掛職取經,舉辦“中青班”“優青班”“人才班”淬煉本領,1683名年輕干部在“一人一師”幫帶中快速成長;評選出90名優秀股室長,激勵干部比學趕超。
“從‘紙上談兵’到‘實戰練兵’,干部的眼界寬了、底氣足了,發展的步子更穩了。”一名基層干部感慨道。
抓作風 強實效
“要不是你們及時提醒,我都忘記我還有就診卡,里面還有余額,辦理退卡退費后,錢馬上到賬了。”2024年12月18日,在商南縣醫院門診收費窗口,王元福看著手機微信錢包里剛收到的167.3元退款高興地說。
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就醫難題,衛健系統黨員服務隊用大數據篩查出9.35萬張“沉睡卡”,累計退還資金665萬元,同步升級的“智慧醫療”系統讓掛號長龍徹底消失。作風整頓的刀刃同樣指向民生領域,七大重點領域專項監督排查問題線索67件,42名作風不實干部被敲響警鐘。
商南縣以“當下改”促“長久立”,建立完善制度機制294項。推行“民生吹哨、部門報到”聯動機制,22件社區急難愁盼事項通過50個駐區單位協同辦理得以解決;創新“四下基層”17條實踐路徑,2840萬元專項資金注入鄉村振興,實現集體經濟薄弱村全面清零。聯席會議、閉環管理等“五項機制”推動33條量化措施落地,260萬元重獎兌現重點任務,388名一線干部獲提拔重用或晉升職級。在清油河鎮清油河社區,新設立的“黨員代辦驛站”日均服務群眾20多人次,墻上的“民生實事進度圖”實時更新,群眾笑稱:“干部辦事比快遞還準時!”
抓服務 強經濟
“選擇商南,因為這里的服務讓我們安心!”2024年9月,鄭州神童集團董事長慕香嶺在商南縣一次招商大會上動情地說。從初次考察到簽約落地兒童樂園、金絲峽演藝場項目,商南干部全程貼心服務,以“紅心辦、商易辦、幫代辦、限時辦、廉潔辦”的營商環境品牌贏得了企業信賴。
如何檢驗干部作風能力?商南縣把抓經濟工作作為試金石。該縣建立“六個一”機制,明確10名縣級領導包抓10條產業鏈、116名部門骨干包聯139個項目、24名局長行長包聯34個企業,大力推行縣級領導包解難題、審批部門包辦手續、責任單位包抓進度、業務骨干包聯服務的“四包機制”,定期召開縣“四套班子”聯席會、項目問題研判會、要素保障對接會和現場協調推進會,深入開展縣級領導帶頭遍訪重點項目、“五上”企業活動,緊盯訴求響應、政策獲得、融資增信等環節,采取“四看四聽四送四叮嚀”方式紓困解難,協調解決問題41個,幫助企業獲貸1.87億元,減免企業稅費6596.1萬元。在“金牌服務”加持下,2024年,商南縣實施重點項目64個,完成投資34.69億元,新農業、新材料、大旅游、大健康“四大產業鏈群”加速成型。
作風一變干勁足,能力一提局面新。日益提升的干部作風能力,正深刻改變著商南縣。一年來,商南縣上下以實干作答、用實績交卷、讓奮斗出彩,點燃作風“新引擎”,跑出了發展“加速度”。
“下一步,我縣將按照省委安排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聚焦打好‘八場硬仗’‘四提攻堅戰’目標,圍繞‘五個持之以恒’‘五個一以貫之’任務,以抓統籌、轉作風、提能力、促融合為重點,持續推進干部作風能力提升活動走深走實。”商南縣委組織部部長韓壽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