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今年以來,商南縣加大農村集體經濟扶持力度,接續實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集體經濟項目,強化集體經濟發展用地保障,強化集體經濟發展人才支持,進一步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商南縣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納入重點扶持對象,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同等條件下優先承擔各類扶持項目,各級按照有關規定統籌利用集體經濟獎補資金、銜接資金和其他涉農資金,管好用好中央扶持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資金。鼓勵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所在單位運用單位資源支持幫扶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投資縣域經濟重要產業、重大項目。進一步優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涉稅事項辦理流程,落實涉稅優惠政策。
商南縣允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按照有關規定享受設施農業用地、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用地政策。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依法依規申請集體所有的不動產確權登記頒證。強化集體經濟發展人才支持探索建立村干部績效報酬與集體經濟發展效益掛鉤獎勵激勵機制,鼓勵有條件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蓮花臺村“兩委”采取村企聯建、資產入股、“黨支部+五聯”等模式,創辦合作社和公司,發展集體經濟,現建成傳統酒坊、豆腐坊、油坊、農家樂、扶貧超市、湘河公社等8個經濟項目,創辦了浩泓潤農業、德本勞務等6家公司。
“回村后,我們探索推出‘中心輻射’模式,將茶葉、核桃、蔬菜等傳統產業聯動,實現一二三產抱團發展。”商南縣試馬鎮大坪村村委會副主任劉夢蕾說,村上引進3家企業創辦了大坪海創生態園,通過文旅觀光帶火了村內庭院式農家樂、青少年戶外訓練教學基地等,為村集體經濟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商南縣發揮企業家顧問和集體經濟組織聯盟作用,廣泛開展“我的家鄉我建設”活動,暢通人才回引渠道,破除要素下鄉壁壘,有序引導大學畢業生到鄉、能人回鄉、農民工返鄉、企業家入鄉,組織鼓勵在村農民和在外老鄉共同參與集體經濟發展、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園。推動農村集體經濟政策進黨校(行政學院),作為鎮(街道)黨政負責人和鎮村黨員干部教育培訓重要內容,提升基層黨員干部政策水平。深入推進“歸雁計劃”,廣泛開展人才招引“四個一”活動,從大學畢業生、致富能手、退役軍人等群體中優選后備人才,充實到村級干部隊伍,不斷優化改善村干部隊伍整體結構。深入實施“千名領跑人”學歷提升和鄉村CEO培養計劃,組織村干部通過繼續教育實現學歷提升,培育鄉村經營管理人才。通過“請進來、走出去”方式,組織村干部到華西村等示范村參觀學習,進一步開闊眼界,啟迪鄉村振興新思路。組織開展全縣村級黨組織書記“擂臺比武”活動,評選紅旗村、擔當作為好支書,讓村干部在比武中找差距、在交流中學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