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李行 王婧)今年以來,商南縣聚焦旅游名城、康養慢城建設目標,立足“生態、資源、文化”三大優勢,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培育文旅產業新業態,豐富產品服務供給,全力促進文化和旅游事業高質量發展。
商南縣充分發揮游客集散中心、智慧旅游大數據平臺服務功能,建成二級游客服務中心3個,推動重點景區5G網絡和Wi-Fi實現全覆蓋,規劃實施富興路、永樂街、濱河東路等7條道路10.92萬平方米的城區道路“白改黑”工程,推動提升旅游交通服務環境;聚力打造精品、特色民宿,陽城驛帳篷營地、金絲峽栗園山居、竹心沙、青云驛、古城驛站等民宿和“尚客優品”連鎖酒店建成運營;進一步改良“金絲十三花”“甪里家宴”“金絲茶宴”“冷泉魚宴”等菜系,招引“朝天門”“德莊”等重慶連鎖火鍋品牌落地商南,住宿餐飲品牌影響力不斷增強;以景區景點為載體,引進特色餐飲、民俗表演、文化創意等業態,制作推廣《秦風楚韻·鹿城追夢》《闖王寨傳奇》等文化演藝產品,發展壯大康養旅游、民宿經濟、民俗文化等特色產業,實現傳承與利用同步、公益與效益雙贏目標。
同時,商南縣持續深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穩步推進茶旅融合、農旅融合、康旅融合、交旅融合等產業鏈建設,打造以茶文化為主題的茶鄉蘭花節、采茶節等節事旅游活動,有效串聯馬泉山、知青茶園、茶海公園等景點,通過茶與觀光、體驗、教育、展示等交叉滲透融合,推動茶產業向旅游、康養、深加工延伸;結合“千萬工程”、鄉村振興等工作,打造“景區+特色小鎮+美麗鄉村”的特色鄉村旅游品牌,推進一批以生態農業觀光、農事科普體驗、休閑養生度假、鄉村文化尋根等為主題的鄉村旅游景點建設,豐富鄉村旅游體驗;堅持“修建一條公路、串聯一路風景”發展思路,建成旅游生態路18條116.87公里、紅色旅游路4條52.6公里、美麗農村路46公里,串聯起金絲峽5A級景區、陽城驛4A級景區與趙川前坡嶺戰斗遺址、十里坪白魯礎蘇維埃革命舊址等紅色旅游景點以及清油河后灣、金絲峽太子坪、試馬紅廟等鄉村旅游資源,達到“建一條道路、享一方服務、覽一片青山、觀一路美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