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 黨 偉)自全面推行林長制以來,商南縣高位推動、林業部門高效落實、部門鎮(街道)高度配合,林長制組織機構不斷完善、工作機制不斷健全、工作成效不斷凸顯,生態修復取得新突破、生態安全取得新成效、生態保護取得新進展、生態惠民取得新局面,全縣林業高質量發展取得實效。
商南縣積極爭取各類造林綠化項目,將重點區域綠化、森林質量提升、人居環境整治、產業發展有機結合,廣泛開展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飛播造林、退化林修復、義務植樹工作,累計營造林38.59萬畝、義務植樹459.8萬株,持續實施蓮花湖、茶海公園、試馬紅廟等重點區域增綠美化工程,打造森林鄉村6個,全縣村莊綠化率提高至46.5%。各級林長、林長制成員單位在造林綠化和古樹名木保護、森林防火、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等方面密切配合,林長、警長、檢察長、法院院長等聯動發力、同題共答,為維護森林資源和生態安全提供堅強的法治保障。扎實開展森林督查、“清風”“綠盾”等行動,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草原違法犯罪行為,查處涉林行政案件135起,恢復植被335.21畝,補栽苗木12.16萬株,全縣森林資源安全得到有效保護。
商南縣充分發揮“林長+”作用,夯實各級林長和生態護林員責任,強化宣傳教育,創新落實森林火災和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措施,加大行政執法力度,不斷提升林區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增加無人機巡查頻次,聘請專業隊伍除治,商南縣連續4年未發生森林火災,拔除松材線蟲病鎮級疫點4個,有效維護全縣生態安全。
商南縣全面推進特色經濟林、中藥材、生態旅游和森林康養、林下經濟發展,現有各類特色經濟林85.15萬畝,培育森林康養基地等試點單位6個,培育林業龍頭企業5個,林業總產值28.16億元,生態旅游、森林康養已成為商南縣經濟新的增長點。自推行林長制以來,累計發放林業惠農資金1.06億元、林權抵押貸款2800萬元,與全縣10個鎮(街道)107個村(社區)簽訂17.7萬畝林地碳匯開發權流轉協議,林農增收致富路徑不斷創新拓寬。
商南縣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商南縣將持續健全林長制組織體系,優化工作機制,提升林長履職能力,建強巡林護林隊伍,用活用好林長制這一制度優勢,堅決守護好商南縣的綠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