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港”蔬菜基地
采挖蘿卜
采收包菜
過秤
裝車
眼下,正是包菜、蘿卜等蔬菜成熟的季節。在商南縣十里坪鎮供港蔬菜基地,村民們正在采收包菜、蘿卜,田野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11月9日,走進十里坪鎮梁家墳村種植大戶許少武的包菜地,只見村民正在手腳麻利地對包菜進行采摘、裝袋、搬運、稱重、裝車,地頭不時傳來爽朗的笑聲。
“我們家今年種植了5畝包菜,昨天,村上通知說,公司今天要在我們村收購一車包菜。今天一大早,我們全家人就來地里采摘了,現在大家只管種,把菜種好,提高品質就行,村上統一聯系公司來收購,解決了我們的后顧之憂。”許少武高興地說。
在梁家墳村村集體的蘿卜種植基地,村民們正忙著拔、裝、運蘿卜。村民劉廣志一邊裝筐一邊說:“這兒的地距我們家比較遠,我們索性就把地流轉給村集體進行統一種植,忙的時候我們來基地務工,一天能掙100多塊錢,一年下來,光在基地務工,就能掙七八千塊錢,再加上土地流轉的費用,一年有上萬塊的收入了,挺合算的!”
在種植、采收蔬菜的過程中,梁家墳村“兩委”成員積極行動,聯系村民前來務工,既有效解決了村集體用工難題,又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
梁家墳村黨支部書記孫俊說:“每年在村集體務工的人員,光是務工費用這一項,就需要支付10多萬元。梁家墳村有1600多口人,目前,常住人口僅有300多人,大部分都是留守老人,村集體今年流轉了180多畝土地,上半年種植土豆。在開挖土豆前,就培育包菜苗,等挖完土豆,整理土地后,直接就移栽包菜苗,這樣做到了‘無縫種植’,有效增加村民收入。”
孫俊說:“我們這兒海拔高,氣溫低,病蟲害少,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蔬菜的生長周期長,而且全部用的是有機肥,所以生長出來的蔬菜是純天然、無污染,口感脆爽、清香回甜。現在全村種植包菜和蘿卜的面積達到220畝。包菜畝產是1500公斤左右,白蘿卜的畝產是3000公斤左右。下一步,村集體將把蔬菜種植作為調整產業結構、增加群眾收入的重要產業來抓,積極把外出務工人員吸引回來,持續壯大產業,不斷完善基礎設施、美化環境衛生,推動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商南縣供港蔬菜基地位于十里坪鎮,整合了紅巖、梁家墳、碾子坪、核桃坪、白魯礎、寬坪等6個村集中連片優質土地資源,2023年,供港蔬菜基地面積2700畝,是全市第一個供港蔬菜種植基地。基地堅持“黨委主導、政府搭臺、企業經營、集體實施、群眾參與”的思路,按照“統一回收、公司銷售、保底收購”原則,與陜西省好璟佳原實業有限公司簽訂供銷協議,由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負責組織群眾種植,實行春種土豆、夏種包菜和白蘿卜的輪茬種植模式。有效發揮企業生產端技術優勢和銷售端市場優勢,由企業統一技術指導、育苗供種、供應物資和產品收購。通過政府補助和企業保底收購,調動農民精耕細作積極性,推動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品牌化銷售,實現村集體、農戶和企業共贏,逐步構建長期穩定的高山蔬菜供港銷售體系,打造“高山、有機、富硒”三大特色蔬菜品牌,助推高山蔬菜走出大山、叫響品牌、出口創匯。同時,制定供港蔬菜種植項目3年實施規劃,分別按照2700畝、3300畝、5000畝的目標,逐步擴大種植規模,到2025年達到萬畝以上,實現十里坪鎮13個村(社區)種植全覆蓋,每年將為粵港澳大灣區供給主要蔬菜品類4萬噸以上,預計年產值超1億元,帶動3000多名群眾就近就業。
陜西省好璟佳原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梅建中說:“目前,正是采收包菜和蘿卜的季節,前期已通過多個相關部門檢測,檢測指標均合格。包菜在地里裝完車連夜發走,20多個小時后抵達深圳轉運倉,通過安全檢查后,次日一大早,包菜就進入香港各大市場。蘿卜要先運回公司,統一清洗、分揀,并裝車發貨。剩下的蘿卜將加工成蔬菜干,增加農產品附加值。另外,公司目前在試馬鎮紅廟村建設供港有機蔬菜基地,計劃流轉土地300畝,建設供港蔬菜標準化示范種植大棚120個和育苗大棚40個,建設80畝供港蔬菜高效示范種植基地。項目建成投產后,預計可年產各類蔬菜1萬噸,并為全縣供港蔬菜種植基地提供種苗40萬苗,可實現年銷售收入500萬元,利潤200萬元,帶動周邊群眾40人實現就近穩定就業。”
目前,商南縣供港蔬菜還存在蔬菜品類不多、總量不大等問題。商南縣將堅持品種、品質、品相、品牌“四品聯動”,加快供港蔬菜產業園區建設,擴大種植規模,豐富產品供給,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畝均產出,拓展高端市場,增強品牌影響力,帶動產業轉型升級和農民持續穩定增收,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