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今年以來,商南縣大力實施特色產業工程,著力打造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深度融合和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實現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商南縣持續壯大茶、菌、果、畜、藥、漁等特色優勢產業,積極發展蔬菜、水、酒等產業,全面延伸產業鏈條,促進產業提質增效。引導有勞動能力、有產業發展意愿的脫貧戶、重點監測戶發展增收產業,引導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產業大戶等強化產業基地管理,適度擴大產業規模。因地制宜培育打造規模化產業基地或產業園區,推動每個鎮(街道)培育建設1個以上規模化特色產業園區,每個村計劃建設1至2個標準化產業基地,帶動更多農戶依托產業發展實現增收。持續壯大茶葉、食用菌、狝猴桃、畜禽、中藥材、冷泉魚產業,加大茶葉新技術、新品種引進和推廣,實施低產茶園改造,推進標準化生態茶園建設。加快推進食用菌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產業綜合效益。加強狝猴桃產業提質增效,強化基地管理。支持養殖企業(合作社)新建養殖基地、擴大養殖規模、開展肉制品深加工項目。
實施全產業鏈培育,打造知名產品品牌。堅持“三產融合”,在種養、加工、銷售、流通、服務等關鍵環節整體發力、延鏈強鏈補鏈,健全茶葉、食用菌、狝猴桃、中藥材、冷泉魚、畜禽養殖等六大產業鏈。統籌發展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實施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引導農產品加工企業向產地下沉、向園區集中。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和中小微企業等發展農產品產地初加工,引導大型農業企業發展農產品深加工,提升產業精深加工能力和產品附加值。圍繞全產業鏈建設,積極謀劃、申報、實施一批產業項目,不斷延伸產業鏈條,促進產業提質增效。積極培育打造“商南山珍”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持續唱響“秦嶺泉茗”“秦嶺冷泉魚”等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完善區域公用品牌服務管理,擴大產品知名度。實施“品牌點亮”工程,策劃推出一批“鄉字號”“土字號”特色品牌,加大優質農產品“兩品一標”認證,實施名特優新農產品培育,積極推進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持續開展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提升工程。利用“中國氣候康養之都”“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市”金字招牌,加快西商融合發展、寧商協作,推動全縣名優農產品“走出去”。
同時,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充分利用財政銜接資金、涉農整合資金、對口幫扶資金等政策資金,優先支持種植業、養殖業、農副產品加工業、休閑農業、鄉村旅游業等特色產業發展,支持必要的產業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對延長產業鏈、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農業綠色發展、打造區域公用品牌等方面予以重點支持。對吸納農村低收入人口就業達到一定規模和推動地區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效果明顯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可予以一定補助或獎勵。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農業特色產業支持力度,鼓勵金融機構積極探索開發符合鄉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有效需求的信貸產品和服務模式。鼓勵保險機構穩步拓寬農業農村抵質押物范圍,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提升產業風險防范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