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今年以來,商南縣大力實施優質企業梯度培育計劃,堅持分層分類分級指導,實行動態管理和精準服務,推動現有工業企業達產達效,打造專精特新企業矩陣。
商南縣堅持政策惠企、服務助企,著力打造營商環境最優區。全面梳理和歸集國家、省、市各類惠企政策,加大相關政策的宣傳解讀力度,創新方式消除政策落實堵點,變“企業找政策”為“政策找企業”,推動政策直達快享、免申即享。建立健全工業經濟發展保障機制,對納稅大戶、鏈主企業、配套協作、人才引進、回鄉創業、標準化廠房建設等方面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落實《商南縣企業轉貸互助基金管理暫行辦法》,推動1億元“批量貸”業務落地,全力解決民營企業融資困難。持續實行縣級領導包抓規上工業企業、擬納規企業、重點工業項目等包抓措施,精準施策、精心服務,全力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以高效率服務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深入開展“百名局長行長聯企業紓難解困”行動,通過“上門問診”,了解企業需求和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問題,提供個性化、訂單式服務,當好“店小二”,確保企業反映問題快速解決到位。各包抓股室長加強協調溝通,適時駐點幫扶,全面掌握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現狀,切實做到問題未解決不脫鉤、任務未完成不卸責。
同時,堅持扶僵治虧,強化主體培育,挖潛增效。指導幫助華源礦業等企業采取兼并重組、轉型跨越等多種方式實現脫困自救。力爭到今年年底,14戶停產、半停產企業“騰籠換鳥”,復產達效。按照“庫內抓質量,庫外看潛力”的培育原則,將“初具一定規模、符合產業政策、發展前景較好”的企業列入培育庫,用足用活“五上”企業培育激勵措施,確保企業培育既增數量、又保存量,力爭全縣每年新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戶以上。引導企業積極開拓市場,挖潛增效,實現滿負荷生產,大力支持陜西鈦業等11戶重點企業達產達效,新增產值15.0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