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李瀟 孔佩
7月20日,在商南縣清油河鎮澗場村施工現場,機器隆隆作響,車來車往,施工人員正在忙碌地進行作業,綠化河道環境、砌花壇、建涼亭……這是澗場村按照清油河鎮“一山一河一路”發展流域經濟總體規劃,以“兩改兩轉三促進”為抓手,實現昔日“爛河灘”向今日“生態園”的完美蝶變。
澗場村的大學生李福杏回到家后感嘆道:“家鄉的環境真是大變樣,水泥路變成了柏油路,空氣也變得很清新,每天來這兒游玩的人也多起來了,看到村里的環境變化如此之大,我是打心底感到高興。”
為進一步打造秦嶺全域旅游經濟帶,清油河鎮實施了澗場至后灣旅游環線建設項目,項目投資600多萬元,總長2.51公里、路面寬5.5米,鋪設瀝青路面。項目建成后有效解決了旅游高峰期道路擁堵和群眾出行不便的難題。澗場村全面踐行“小廁所、大民生”的發展理念,黨員干部分片包抓、因戶施策,科學合理選型,完成改廁15戶,新建公廁1座。同時,啟動老舊房屋改造,拆除廢舊房屋3間,改造房屋7戶21間,硬化連戶路800米,修建攔河壩3處、涼亭1座、吊橋1座,全面提升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水平;聚焦“生態茶城”建設要求,結合集體經濟合同清理規范工作,全面摸清“三資”底數,成立以茶產業發展為主的新業態公司1家,新建茶葉基地230畝,對已建成的1100畝茶葉基地統一管理;新修擋墻1300米、建設口袋公園2個、改擴建庭院花園10個、發展庭院經濟建設小菜園10個,拆除舊柴棚8個、新建柴棚6個、栽植景觀樹木200多株、清理河道1.6公里,提升了鄉村“品質”,提升了鄉村“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