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今年以來,商南縣創新引才、用才、育才、留才體制機制,暢通各類人才、智力、技術等下鄉助農通道,全面培養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為商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拓寬引才渠道。商南縣制定出臺人才引進管理辦法,借助教育、醫療、科技特派團“組團式”幫扶專家人脈資源優勢,柔性引進一批高精尖人才。聚焦企業用才需求,對全縣規上企業人才需求進行摸底并建立臺賬,組織用人企業赴省內高校精準引進一批急需緊缺人才。對全縣近年來的高校畢業生按專業進行分類統計,打好“鄉情牌”“感情牌”,回引一批商南籍優秀人才回鄉創新創業。
搭建用才平臺。依托縣域人才集聚的企事業單位,打造一批縣級人才示范點、申報認定一批省市級人才示范點;依托縣域規上企業打造一批縣級院士(專家)工作站,申報認定一批市級院士(專家)工作站。將縣級科學技術研發中心向省市申報認定,聚力打造一批省市級科學技術研發中心。積極組織縣域科技型企業申報入駐秦創原平臺,充分發揮秦創原創新促進中心作用,推動全縣加快科技成果轉化運用。
創新育才路徑。該縣發揮國家選派科技特派團作用,培養一批茶葉、狝猴桃、食用菌等方面本土人才、各類工匠;發揮醫療“組團式”幫扶專家作用,培養一批本土醫療人才;發揮教育“組團式”幫扶專家作用,建設一批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基地,培養一批本土教育人才。發揮10個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作用,培養一批高素質職業農民;深化人才交流協作,選派一批優秀黨政干部和專業技術人才外出交流學習。
強化留才保障。商南縣認真落實人才引進培養政策,充分調動和激發幫扶專家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每年組織專家開展一次健康體檢,為“組團式”幫扶專家購買意外傷害險;評選一批名醫、名師、名家、名工匠,鼓勵激勵各類人才立足崗位勇擔當、做奉獻。實行重要決策征詢優秀人才意見和建議制度,讓人才充滿事業上的成就感。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探索實施差異性政策,健全完善人才評價機制,下力破除人才流動障礙,營造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