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 杜 濤)商南縣堅持“生態優先、產業主導、茶旅融合、文化聚力”的發展思路,大力實施“既是鄉村振興好產業,又是旅游休閑好去處”的三產項目,推動茶旅融合深度發展,帶動群眾穩定增收。
堅持生態優先,實行全域發展。圍繞我市“一都四區”戰略定位和商南縣“四大名城”建設,制定了《商南縣打造“旅游名城”實施方案》《商南縣打造“生態茶城”實施方案》,按照規模、品質、品牌“三提升”,旅游、康養、加工“三延伸”的思路,將“全域旅游”延伸至全時段、全市場、全領域,打造出富水茶海公園、試馬農業示范園等一批有機生態、休閑觀光的智慧茶園,推進“生態茶城”建設,構建起茶旅融合發展新格局。
堅持示范引領,做強領軍企業。建立“政銀擔”協同機制,開辟金融服務新路徑,推動“茶葉貸”試點落地,解決了縣內茶企項目建設資金短缺難題。深化商南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改革,聚集資本、技術、人才、市場要素,打造茶葉上下游產業鏈企業、現代物流、便捷營銷融合發展的產業集群。支持茶葉企業做大做強、中小企業做精做特,目前,該縣有省級茶葉龍頭企業4家、市級茶葉龍頭企業4家。
堅持開放共享,擴大銷售市場。推進農旅融合,加快建設茶葉采摘體驗園等休閑觀光農業,推動旅游產業由單一的“山水觀光型”向“休閑度假型”轉型。實施茶產業“百店千點”計劃,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和“一帶一路”節點城市開辦商南茶實體店、連鎖店,推動商南茶產品進入大型商超市場。組織茶企、茶葉專業合作社參加絲博會、茶博會和“國際茶日”等茶事活動,推廣“茶產業+互聯網+金融+現代物流”的創新運營模式,進一步擴大消費市場。
堅持創新驅動,延伸產業鏈條。加強與中國茶葉研究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方面的戰略合作,建立完善政府、科研機構、企業協同創新機制,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引進一批專業技術人才,推進工藝創新和產品創新,研發生產茶飲料、保健茶、茶食品、茶多酚等深加工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延伸產業鏈條。
堅持統籌推進,凸顯融合成果。強化茶旅融合,不斷豐富體驗項目和文化內涵,打造多條集生態休閑、文化傳承、研學實踐等多功能旅游線路,實現茶葉產業向文旅康養融合延伸。目前,茶產業已成為商南縣的主導產業、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全縣茶園面積累計達26萬畝,年產茶葉8300噸,產值14億元,發展茶葉種植大戶6200戶,人均增收5000元,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