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縣開展“紅耀鹿城爭先鋒”主題實踐活動
本報通訊員 楊 曉 江學樹 李治軍
5月12日,商南縣城關街道黨工委組織舉行“擂臺比武”現場觀摩推進會,8個村(社區)分別確定一個項目接受觀摩,活動對評出的一、二、三等獎的村(社區),現場給予了資金獎勵,激發街道所有村(社區)立足鄉村振興主戰場,爭做“振興先鋒”。這是商南縣深入開展“紅耀鹿城爭先鋒”主題實踐活動的縮影。
今年以來,商南縣結合縣情實際,創新推行“紅耀鹿城爭先鋒”主題實踐活動,通過建強紅色堡壘、激活紅色細胞、培育紅色先鋒、打造紅色引擎,著力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標準化、黨員管理規范化、統籌提升全域化、助推發展融合化,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攻堅克難打頭陣、勇挑重擔作表率、服務發展爭先鋒。
建強紅色堡壘,夯實基層組織基礎
針對往年基層黨建存在個別領域“兩個覆蓋”不全面、黨組織軟弱渙散和作用發揮不明顯等問題,商南縣加強調查研究,對癥下藥、精準施策,進一步夯實筑牢基層戰斗堡壘。
“郭家埡村周邊的幾個村種植的都有茶葉,試馬鎮聯合茶葉企業、合作社、茶農和幾個村黨支部,成立了聯村產業黨委,整合林地和資金,統一使用品牌和銷售渠道,實現了抱團取暖、連片發展,現在郭家埡村成了縣上的明星村。我們村和郭家埡村的情況差不多,回去以后我們計劃也成立一個產業黨委,把村上的茶產業做大做強。”談起觀摩心得,十里坪鎮李家灣村黨支部書記黃發寶這樣說。
試馬鎮聯村產業黨委建立以來,打破村域行政區劃界限,全面整合7個行政村、9家企業、6個合作社的土地、人力、技術等資源,推行村企聯建、產業聯謀、資源聯動、利益聯結,先后整合土地、林山資源5500畝以及財政資金1200萬元,發展產業項目6個,擴充茶園3200畝,帶動群眾戶均年增收4000元。
這是商南縣在夯實基層組織基礎方面進行的探索。具體實踐中,該縣聚焦“四大名城”建設,圍繞全縣重點產業鏈、項目建設等,推行跨村聯建、融合組建、掛靠組建,建立聯村黨委4個,在16個產業園區建立黨支部13個,在82個產業鏈建立黨組織76個,培養“雙帶型”黨員277名、鑲嵌黨員689名,示范帶動6428戶脫貧群眾持續增收。
激活紅色細胞,提升黨員隊伍活力
“屈大爺,最近身體怎么樣?生活還好吧?有什么困難就跟我們說。”在行動不便老黨員屈祖元家中,過風樓鎮小栗園村黨支部書記石龍三借著“送學上門”的機會與他談心,叮囑他保重身體,有需要隨時聯系村上。這是商南縣實施“分類施教法”抓實基層黨員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培訓的具體體現。
商南縣針對基層黨員結構多元、居住分散、文化程度參差不齊的實際,將基層黨員分為在職黨員、在家黨員、老弱黨員和流動黨員四大類,對在職黨員通過“三會一課”和主題黨日活動抓實學習,對在家黨員通過集中宣講、黨員大會等方式組織學習,對年老體弱黨員采取“送學上門”,對流動黨員通過微信推送和思想匯報跟蹤教學,確保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在基層黨員中實現全覆蓋。
在強化黨員教育管理上,商南縣堅持“兩手抓”,一方面嚴把關口提升發展黨員質量,優化黨員隊伍結構,加大在優秀青年特別是重點群體和薄弱領域發展黨員的力度,明確各領域黨(工)委每年新發展35歲以下黨員不低于50%,每半年開展一次黨組織關系排查,全面聯系查找失聯黨員和“口袋黨員”;另一方面,深化“黨員+”融合教育,采取縣級集中培訓、部門行業專題培訓、鎮(街道)劃區培訓、村級黨組織全員培訓,分批次、全覆蓋推進各領域黨員教育,推行黨員年檢制度、積分評議、分類管理和承諾踐諾,切實增強黨員管理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培育紅色先鋒,激發先鋒引領作用
“我的片區是濱河路以西,以前累了只能把三輪車停在路邊靠在座位上歇一會兒,現在有了紅色驛站,可以坐下來歇會兒腳、喝口熱水,心里感覺很溫暖。”從事快遞行業6年的“順豐小哥”何立成說出了商南縣建成紅色驛站后帶給自己的感受,而這樣的紅色驛站,全縣共有141個,遍布10個鎮(街道)快遞網點、黨群服務中心、游客服務中心等人流量大的重點區域。
為統籌推進各領域黨建工作,進一步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商南縣將全縣基層黨建工作劃分為農村、城市、機關、非公和社會組織、國企、中小學校、公立醫院和離退休“八大領域”,分領域制定配套實施方案和工作任務清單,提出爭當“八大先鋒”目標,制定評分標準、細化評分指標,使各領域黨建任務更具體、黨員要求更嚴格、工作成效可考量,既確保了各領域黨的建設全覆蓋、無盲區,又實現了條塊間協同、多方面聯動、全區域推進。
打造紅色引擎,賦能經濟社會發展
初夏時節,在清油河水庫項目的大壩主體上,工人們戴著安全帽、系著安全繩,正在進行溢流表孔混凝土灌注;在大壩側面,一批工人在技術員的指揮下進行防護墻混凝土骨架澆筑,分工明確、井井有條。“為保障項目建設,縣上成立以常務副縣長為組長的工作專班進行包抓,縣委書記和縣長經常深入項目工地調研指導,包聯干部劉輝主動協調解決用地用工、征地拆遷等問題,目前壩體已封頂,正在進行收尾工程。”清油河水庫項目承建單位陜西水務集團商南縣供水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革介紹。
這是商南縣注重發揮黨員干部作用、打造紅色引擎、賦能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實例。
商南縣按照“圍繞項目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思路,制定《商南縣高質量項目推進年工作方案》,推行黨員領導干部包聯重點項目紓困解難工作機制,組建項目專班60個,明確10名縣級領導包抓10條產業鏈、116名部門骨干包聯139個項目、24名局長行長包聯34個企業,落實季度擂臺賽、周末現場觀摩會、專班式攻堅等措施,切實把黨的優勢轉化為推進項目建設的強大動能。
在“紅耀鹿城爭先鋒”主題實踐活動中,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在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爭奇斗艷”,全縣黨員干部在項目建設主戰場、鄉村振興第一線、急難險重任務最前沿“爭先爭優”,“黨建紅”成為商南高質量發展的鮮亮底色,“爭先鋒”成為商南黨員干部的鮮明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