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程世柱 李治軍)“我們社區的變化特別大,出門就是干凈平坦的柏油路、青石板鋪的街道,每家每戶房前屋后都干干凈凈,社區還建了文化廣場,娛樂活動越來越多,環境越來越美,生活越來越好。”2月12日,談起社區里的變化,商南縣金絲峽鎮太吉河社區退休職工陳海清說。陳海清描述的是商南縣許許多多城鄉居民的共同感受。
去年以來,商南縣聚焦“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主線,一邊抓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幫助群眾增收致富,一邊抓鄉村振興,聚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商南縣扎實落實防返貧動態監測幫扶、“雙百”行動、“三線排查”等工作,深入開展定點幫扶、對口幫扶、溧商協作,通過發展產業、組織勞務輸出、兜底保障等措施,全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促進群眾增收致富。去年,該縣744戶監測對象無一返貧致貧,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同時,深入推進“兩邊一補齊”,實施道路補短板項目127個,新建通組路132.75公里,毛河、丹江寺灣大橋等13座橋梁建成通車,國家“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創建成果得到鞏固,在全市“路長制”考核中獲得優秀等次;改造農村危房105戶,8個公有產權村衛生室建成投用;改造提升農村飲水工程159處,消除直飲窖水171處,受益群眾1.2萬人。加之歲末年初開展的“干干凈凈迎新春 熱熱鬧鬧過大年”活動,該縣城鎮、鄉村環境得到徹底清掃,更加宜居宜業。
商南縣還全面實施“兩改兩轉三促進”工程,即改造農村廁所和土坯(石板)房、改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條件,推動產業轉型、業態轉型,促進生產生活環境優化、集體經濟發展壯大、農民收入持續增加。縣上堅持全域謀劃、全域推進、全域提升,以“改建衛生廁所、改造土坯(石板)房,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為重點,持續推動“六大流域”綜合治理,今年將改造農村衛生廁所3000座、土坯房及石板房200戶,新建農村公路63公里、安防工程92公里。
截至目前,商南縣“兩改兩轉三促進”工程有力推進,趙川鎮腰嶺、富水鎮茶坊、試馬鎮紅廟3個村被命名為省級美麗宜居示范村,10個康養、10個旅游、10個宜居鄉村示范村獲市上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