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 孔 明)“為了切實減輕企業運營負擔,我們爭取了180萬元蘇陜協作資金,在商南卡之卡包裝有限公司社區工廠新建了占地648平方米的鋼結構標準化廠房及其配套附屬設施,并無償為‘卡之卡’公司提供3年使用權。該公司主營節日賀卡、手提袋、包裝盒等節日禮品,主要產品出口歐美國家,勞動密集性強、就業時間靈活、就業崗位多,已吸引帶動本鎮及周邊縣鎮勞動力100多人穩定就業,滿負荷運轉情況下能提供300多個就業崗位,通過外發模式,還能再增加300多個靈活就業崗位,極大地帶動了群眾穩就業促增收。”商南縣青山鎮黨委書記殷書寧介紹說。
近年來,商南縣人社部門搶抓蘇陜扶貧協作機遇,積極爭取資金1114萬元,幫助全縣脫貧人口就地就近就業和向江蘇轉移就業,有力促進了蘇陜勞務協作向縱深推進,開啟了商南群眾就業新通道。為了破解部分移民安置點缺少廠房而無法安置群眾就近就地就業,縣人社部門爭取蘇陜協作資金487萬元,在十里坪、青山、試馬3個鎮建設3個標準化社區工廠廠房,總面積達5000平方米。目前,已引進商洛維爾其服飾公司、商南卡之卡包裝有限公司等2家企業入駐,帶動就業132人,其中脫貧人口44人。人社部門爭取蘇陜協作資金500萬元,按照每吸納1名脫貧人口穩定就業補貼2000元、吸納1名非脫貧人口穩定就業補貼1000元以及補貼當年房租、水電費20%的標準,對全縣32家社區予以獎勵扶持,累計帶動就業1711人,其中脫貧人口568人,脫貧人口年均人均收入2萬元左右。
為破解南京企業技能型人才“招工難”與商南低技能農民工“就業難”的就業矛盾,商南縣人社部門按照“訂單——培訓——鑒定——就業——服務”五位一體工作思路,將焊工、叉車工等技工作為蘇陜協作勞務品牌,著力培育打造。通過開展協作對接,精準摸清江蘇南京企業對焊工、叉車工用工需求及商南勞動力就業愿望,大力推動培訓機構開展焊工、叉車工訂單培訓,積極協調培訓學員取得焊工、叉車工操作證,定向輸送到南京萬德集團、金龍客車、比亞迪客車、創維家電、金萬辰生物等公司實訓、就業,商南駐南京勞務工作站提供全方位的就業服務,為務工人員解決后顧之憂,實現了技能型高質量就業,達到了“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致富一家、帶動一片”的良好效果。從2018年起,5年來爭取蘇陜協作資金127萬元,累計開展培訓25期1200人次,線下招聘40場次,有組織“點對點”輸出45批次,共幫扶2200人次赴江蘇轉移就業,其中脫貧人口達825人,年人均收入6萬元,就業穩定率達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