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7月5日,在商南縣智慧農業食用菌產業園內,真姬菇智能化生產線、香菇菌包自動化生產線上,工人們制棒、養菌、打包、運輸……一派繁忙景象。
據了解,商南縣智慧農業食用菌產業園集食用菌種植、研發、加工、銷售于一體,有香菇菌包自動化生產車間、真姬菇現代化生產車間、食用菌交易市場、菌種廠等區域,預計產業園年產高標準香菇菌棒1500萬袋、真姬菇2400萬瓶,年產值2.7億元。
今年以來,商南縣圍繞打造“四大名城”目標,構建以茶葉、食用菌、林果、畜禽、鄉村旅游五大主導產業示范引領,以中藥材、漁業等特色產業多元支撐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該縣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戰略,打造特色產業品牌,培育壯大經營主體,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完善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試點建設。加快“兩品一標”認證和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培育,加快特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深化茶葉品牌整合,打造茶葉、食用菌區域公用品牌。扶持和培育一批經營主體,帶動脫貧戶和重點監測戶融入產業鏈、利益鏈。圍繞茶葉、狝猴桃、食用菌等優勢農產品及冷水魚等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持續培育和扶持一批產業關聯度大、市場競爭力強、輻射帶動面廣的農業龍頭企業。實施“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模式,鼓勵聯合合作,深化示范創建,提升現有種養殖合作社生產規模、產品種類和產品品質。加快推進農村“三變”改革,實施集體經濟“清零消薄”行動,全面清零“空殼村”。深入推行村村聯建、村企聯營、村社聯促、村戶聯幫、店戶聯結的“五聯”模式,引導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農民建立支部引領、龍頭企業(集體公司)帶動、產業大戶示范、合作社聯結、基地分紅務工、農戶積極參與的利益聯結機制,探索實踐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帶動型、代種代養帶動型等利益分配方式和聯結關系,增強農村集體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帶動群眾增收能力。
同時,大力發展數字農業,推進三產融合發展。建設縣級數字化農業信息技術服務平臺,加大農機智能裝備、水肥一體化灌溉及無人機等各種感知監測設備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實施食用菌工廠化生產、茶葉及蔬菜設施大棚智能化育苗、溫濕度控制等農業精準作業示范,開展智慧農場、養殖場、漁場示范創建。推動農產品加工向主產區聚集,建設一批產加銷貫通、貿工農一體、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農產品加工園區,提升農產品加工水平。優化物流網點布局,完善鎮村電商服務站點,實施“供銷進萬村工程”,推動茶、菌、果、藥等特色農產品網絡銷售,拓展現代農業生產服務等領域。合理開發利用田園風光、綠水青山等特色資源,加快建設一批綜合性休閑農業園、觀光采摘園等,推動農業功能從生產向生態涵養、休閑觀光、健康養老等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