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白世忠 代緒剛)去年臘月廿三,商南縣湘河鎮老一組在外務工的曹德記一回家,就掏出一沓沓鈔票數起來,一百、二百、三百……整整九萬元,看著吃驚的媳婦,曹德記自豪地說:“這是今年跟著曹振基老板在大連干搬家公司賺的錢,拿現金就是讓你高興高興。”曹德記只是湘河鎮地坪村眾多就業致富的一個代表。目前,地坪村老一組村民曹振基在大連市創辦的搬家公司,吸納地方群眾就業50多人,人均年收入10萬元左右,已有近10戶群眾在大連購房安家。
地坪村由于耕地面積少、資源匱乏,群眾收入渠道窄。近年來,該村主動調整思路,把就業作為促農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按照“培訓拉動、能人帶動、群眾聯動、組織推動”的思路,促進群眾就業,為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
地坪村搶抓縣農業農村、人社等部門開展就業技能培訓的機遇,按照每戶保障1人的思路,精選有就業意向、有技術基礎、身體和文化素質較好的群眾參加叉車、收割機、種植養殖等實用技術培訓,已累計組織群眾參加培訓283人次,其中150多人成功創業或就業,月人均收入超過4000元,特別是學習叉車技術的工人,持證上崗后月工資就達到6000多元。
該村充分發揮地方能人的帶頭作用,積極宣傳在外成功創業人士典型事跡,利用他們回家過節的有利時機,大力宣傳國家政策,引導他們致富不忘家鄉,帶動群眾在其開辦的企業就業。溝垴組郝長山帶領40多人在西安市創業就業,年收入6萬左右。村里全面掌握本村群眾在外務工情況,組織同工種的務工群眾聯合起來,選出帶頭人,聯動一批群眾共同在外務工就業。目前,地坪村從事建房工程和橋梁建筑的20多戶群眾聯合起來,集中在外就業,上二組村民趙德根聯動十余戶群眾務工,年人均收入10萬元左右,下地坪群眾曹家慶聯動十余戶群眾外出務工就業,人均年收入8萬元左右。
該村充分發揮村黨支部的作用,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重點發展茶葉、畜禽和水產養殖、食用菌種植和中藥材種植產業,目前,村集體經濟發展茶葉200多畝、魚塘80多畝、香菇種植20萬袋,中藥材種植200多畝,帶動群眾就業50多戶,戶均年增收1300元。同時,積極為群眾宣傳爭取小額貼息貸款、創業補助等政策,引導30多戶群眾發展種養殖產業,戶均年增收1萬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