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工廠女工在加工服裝
本報訊 (代緒剛 李堅俠)去年以來,商南縣堅持“以創業帶就業,以就業促脫貧”的工作思路,以易地搬遷勞動力就近就業、穩定增收為目標,緊扣全縣產業發展重點,持續完善創業保障機制,進一步發揮社區工廠在穩崗就業中的基礎性作用,確保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截至目前,全縣建成社區工廠(扶貧車間、扶貧作坊)106家,其中省級示范社區工廠2家,市級示范社區工廠7家,帶動就業4296人。
縣上堅持科學規劃,統籌協調有序推進社區工廠建設。縣上堅持把社區工廠作為鞏固脫貧成效、接續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成立社區工廠建設專項小組,實行縣級領導包片區、科級領導包項目,下沉一線抓協調、抓典型、抓督查。2020年以來,縣上對社區工廠建設進度實行月調度、季通報制度,目前,全縣移民小區社區工廠或扶貧車間覆蓋率達到100%。統籌規劃縣域社區工廠布局和建設類型,分類打造依托園區企業為主的龍頭帶動型社區工廠25個,依托農副產品生產加工為主的產業關聯型社區工廠28個,依托易地移民搬遷小區建設的勞動密集型社區工廠21個,依托鎮村輻射農戶的“企業+農戶”型社區工廠32個。積極落實省、市就業創業政策,實行土地優先審批、項目優先支持、基金優先獎補等一系列優惠扶持政策,縣財政每年專項預算社區工廠建設資金500萬元,建成縣、鎮標準化創業中心11個??h上整合人社、市場、稅務、金融等部門資源,提供政策咨詢、項目推介、創業指導、人才服務、融資支持、補貼發放等“一站式”創業服務,全面優化創業服
務環境。
該縣堅持示范引領,發揮企業主導作用,整合蘇陜協作、工業結構性獎
補等資金1.2億元,在縣火車站等 16
個移民安置點新建標準化廠房和服務配套設施7.1萬平方米;盤活資產,對鎮村老廠房、老學校、撤并舊村部進行修繕改造,免費提供給企業開辦社區工廠。建立“政策引導、市場運作”的運行機制,通過政策扶持、資金扶持、引資獎勵,鼓勵各類市場主體開發建設社區工廠,積極向上推薦創建省、市級示范基地,并給予一次性獎補和稅費減免,引導轄區企業主動開展社區工廠建設。舉辦返鄉創業座談會,開展創業大賽、創業論壇、項目推介會等創業活動,搭建創業者交流平臺,先后引進21家企業進鎮入村投資建廠。
縣上堅持常態長效,健全服務體系。全縣建立健全勞動力就業失業動態監測機制,在800人以上的移民安置點設立就業服務站、300人以上的移民安置點設立就業服務點,全縣設立就業服務站(點)16個,配備專職工作人員21名,定期開展走訪摸排,做好就業監測幫扶,為社區工廠提供定向招工、定點培訓服務??h上發揮村級勞務合作組織作用,通過入戶走訪、調查摸排等方式,建立轄區內勞動力資源臺賬、社區工廠臺賬、閑置土地廠房臺賬,為社區工廠的規劃布局、引進落地提供精準服務。對運營規范、帶貧成效明顯的社區工廠,統籌使用創業貸款、以工代訓、創業補貼、稅費減免等扶持政策,扶持社區工廠穩步發展、穩崗就業。2021年,縣上累計為社區工廠開展招工62次,開展各類培訓3100人次,兌現各類扶持資金21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