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楊 曉 熊國亮)為加強專業化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提高城市基層黨建和市域社會治理水平,近日,商南縣委組織部、縣民政局、縣財政局、縣人社局聯合出臺《關于健全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的實施意見》,建立健全社區工作者選拔配備、薪酬待遇、培養培訓、職業發展、管理監督、考核激勵等機制,充分調動和全面激發社區工作者的干事創業激情。
商南縣實行員額管理,綜合考慮區域面積、人口數量等因素,核定社區工作者數量,禁止超額進人。新進社區工作者采取依法選任、公開招聘等方式配備,嚴格人選標準和資格條件,把好隊伍“入口關”。對出現違法違紀違規、連續兩年考核不合格、嚴重損害居民利益等情形的,淘汰出社區工作者隊伍。
縣上完善薪酬體系,綜合考慮工作年限、受教育程度、專業能力、工作水平等因素,建立“三崗十八級”等級績效薪酬制度,落實體檢、帶薪休假等福利待遇,增強社區工作崗位吸引力。強化政治激勵,積極推薦符合條件的優秀社區工作者擔任各級“兩代表一委員”,加大從優秀社區工作者中招錄(聘)公務員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力度,注重將優秀年輕社區工作者培養成社區“兩委”后備力量,拓展社區工作者職業發展空間。
通過建立居民滿意、駐區單位滿意的社區工作者服務評價機制,實施社區黨組織書記由縣委組織部負責、其他社區工作者由縣民政局負責的備案管理制度。對社區工作者進行分類差異化考核,考核結果計入個人檔案,并與績效工資、崗位調整、等級晉升、評優樹模等掛鉤。加強職業培訓,將社區工作者教育培訓納入各級人才發展規劃,通過崗前培訓、窗口交流、比武競賽等形式,構建縣、鎮分級負責、各有側重的培訓培養機制,培養“一專多能”的社區工作全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