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代緒剛)為了切實落實“雙減”政策,日前,商南縣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實施方案》,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訓機構治理,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學校加強學科組、年級組作業統籌,分類明確作業總量,確保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家庭書面作業,可在校內適當安排鞏固練習,小學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初中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90分鐘。建立作業校內外審簽公示制度,堅決克服機械、無效作業,杜絕重復性、懲罰性作業。鼓勵教師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自主編制作業,布置分層、彈性和個性化作業,確保難度不超國家課標。加強作業指導,教師要認真批改作業,及時做好反饋,加強面批講解,做好答疑輔導,指導小學生在校內基本完成書面作業,初中生在校內完成大部分書面作業。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作業,嚴禁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嚴禁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科學利用課余時間,學校和家長要引導學生放學回家后完成剩余書面作業,進行必要的課業學習,從事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開展適宜的體育鍛煉,開展閱讀和文藝活動。
相關部門嚴格義務教育校外培訓機構審批準入,規范校外機構培訓時間,強化運營監管,規范培訓內容,嚴把從業人員資格,加強收費監管。進一步健全常態化排查機制,及時掌握校外培訓機構情況及信息,完善“黑白名單”制度,嚴格程序,實行先證后照,依法依規嚴肅查處存在不符合資質、管理混亂、借機斂財、虛假宣傳、與學校勾連牟利等嚴重問題的機構。
落實縣科教體局管理責任和學校主體責任,“一校一案”制定課后服務具體實施方案,引導學生自愿參加課后服務,努力實現有需要的學生全覆蓋。學校統籌安排教師實行“彈性上下班制”。提高課后服務質量,用好免費線上學習服務。加強動態監測督導,將課后服務開展情況作為重要的督導檢查內容,設立面向全縣的監督舉報電話,對中小學校在職教師參與校外培訓實行“零容忍”,堅持有訴必查,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曝光一起。
有關部門深化高中招生改革,積極完善基于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模式。健全教學管理規程,嚴格教育教學和課程管理,優化教學方式,強化教學管理,提升學生在校學習效率。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推動實施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制度改革,加強對各級各類教師及管理人員的培訓,不斷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教育管理工作者的治理能力。推進優質均衡發展,加快縮小城鄉、區域、學校間教育水平差距。
加強學校課后服務人員保障和經費保障。健全家校社協同機制,進一步明晰家校育人責任,密切家校溝通,創新協同方式,開展父母大講堂,推進協同育人共同體建設。合理利用校內外資源,鼓勵有條件的學校在課余時間向學生提供興趣類課后服務活動,供學生自主選擇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