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江學樹 楊曉)為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今年以來,商南縣通過推行八大“振興套餐”,深入開展“黨旗引領振興路”黨建主題活動,為鄉村振興蓄勢注能。
建強“振興堡壘”。全面推行“四議兩公開”制度,常態化、規范化開展“黨性體檢”、黨員政治生日等黨性教育。深入實施組織力提升工程,積極組建“聯村黨委”,深入實施黨員分類積分管理。常態化抓好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大力推行“黨支部+網格化”管理,一體推進“三治融合”,夯實基層善治力。
配優“振興頭雁”。大力實施“頭雁工程”,嚴格落實《加強村干部教育管理監督十條措施》,推進新一屆村級黨組織書記縣級備案管理,持續實施村干部歇職制度,搭建鄉村振興“比武擂臺”,完善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人才庫,蓄足鄉村振興“源頭活水”。
做強“振興產業”。扎實落實“深化‘三建三帶’助力鄉村振興五條措施”,實施一批與振興產業緊密結合的黨建項目,持續深化“黨支部+五聯”模式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全面落實村干部待遇與村集體經濟掛鉤機制,深入開展紅色村組織振興、建設紅色美麗村莊試點,提升鄉村振興“造血”功能。
配備“振興專員”。選優配強新一輪駐村第一書記,選聘一批企業家到村擔任集體經濟“顧問”,聘請一批“名譽村支書”“名譽村主任”,建立一支政治素質過硬、責任心強、基層工作經驗豐富的“振興專員”隊伍,打造鄉村振興“開路先鋒”。
選聘“振興人才”。實施鄉村振興人才“四大”計劃,為每村選聘一名大學生工作者,著力引進一批前沿鄉村振興領軍人物,回引一批在外優秀人才返鄉創業,培育挖掘一批本土“土專家”和“田秀才”,鼓勵引導各類人才在鄉村振興的實戰中建功立業、成長成才。
開展“振興課堂”。突出“干部會抓、黨員會帶、群眾會干”,實施“農村基層干部鄉村振興主題培訓計劃”,開展政策法規“輪訓課堂”,設立遠教培訓“網絡課堂”,搭建技能培訓“田間課堂”,為鄉村振興提供理論支撐,全面提升振興戰斗力。
培樹“振興典型”。實施“示范引領”和“黨員先鋒”兩大工程,推行黨員“先鋒指數”管理,扎實開展“鄉村振興示范村”評選活動,大力培育紅旗黨組織、時代先鋒、奮進標兵,確保振興路上學有榜樣、行有示范、干有目標。
強化“振興保障”。探索推行村干部專職化管理,建立與崗位等級、工作能力和工作實績掛鉤的在職村干部“三崗十四級”薪酬等級序列,健全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全面提升村級干部薪酬待遇水平,激活鄉村振興“基層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