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代緒剛)商南縣穩步實施“一心三帶五協同”規劃布局,實施三大工程,吹響“一切盯著項目看、一切圍繞項目轉、一切扭住項目干”的集結號,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突出項目的引領帶動作用,筑牢高質量項目建設支撐。
實施產業項目提質工程。商南縣堅持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依托現有產業基礎,全力支持生態旅游、茶葉、食用菌、醫藥保健等“十大產業鏈”發展,切實做強旅游首位產業,做大釩鎂硅等新材料產業,做優智能制造、電子信息、清潔能源等新興產業,著力打造生態旅游、綠色食品、醫藥健康、新材料四個百億產業集群。不斷培育壯大鏈主企業,建立“鏈長制”,實行一名縣級領導牽頭、一個工作專班主抓、一家鏈主企業帶動、一個專家團隊服務、一個業務部門負責、一套補鏈項目扶持,制定提升方案和全景圖譜,全面推動產業鏈發展。堅持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圍繞“數字商南”建設,加快推進5G、人工智能、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強力推動硅科技產業園、“雙創”基地與縣域工業集中區整合,引導推動各類產業項目向園區集中,提升縣域工業集中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骨干帶動作用。
實施資金投入聚合工程。該縣積極對接爭取中央和省上預算內基本建設資金、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陜南發展專項資金、蘇陜協作、津陜協作資金、中小企業發展資金、旅游水利文化產業發展等專項資金支持,最大限度發揮政府投資的引領撬動作用。建立政府性融資擔保業務風險補償資金池,實行動態補充,保持適度規模,專項用于政府性融資擔保業務風險補償。加快融資平臺整合升級,力爭3年內資產規模達到20億元。召開銀企對接會,健全政銀企對接長效機制,鼓勵金融機構向發展前景好的企業和項目融資,為全縣重大項目建設提供資金支持。
實施科技人才引進工程。縣上完善落實人才引進、培養、評價、任用、激勵機制,實施專家服務基層項目和縣域人才高級研修項目,開展干部專業能力提升計劃行動。用好蘇陜協作機制,推動江蘇優秀干部和專業人才來商掛職交流。完善金融機構對口協作縣域投融資平臺機制,組建專業團隊開展常態化服務。鼓勵骨干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重點聚焦新材料等產業集群,開展關鍵技術和重大新產品研發,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建立完善吸納科技人才和引進技術新機制,大力培養和引進領軍型企業人才、創新型人才和高素質專家型人才。加強柔性引才,探索人才“市引縣用”“縣引企用”,圍繞主導產業人才需求加大訂單式培訓力度,提升縣域專業技術人才自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