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代緒剛)今年以來,商南縣堅持對內開放和對外開放相結合,抓住共建“一帶一路”重大機遇,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發展壯大民營經濟,增強高質量發展活力。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持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建設,實現線上“一網通辦”、線下“只進一門”、高頻事項“不見面審批”或“最多跑一次”。積極推進相對集中許可權改革,進一步推進涉企審批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確保年底前縣級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事項占應劃轉許可事項比率不低于75%。深化農業農村改革,認真落實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政策,認真做好農村承包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后續工作,積極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完善盤活農村存量建設用地政策,實行負面清單管理,優先保障鄉村產業發展、鄉村建設用地,開展鄉村產業用地保障機制改革試驗。培育壯大村集體經濟,加快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強化農村集體資產管理,不斷提升集體資產管理信息化管理水平。
深化國企國資改革。持續深化國有企業勞動、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不斷激活全要素生產率。推動國有資本布局優化調整,推動國有資本向優勢產業、優勢企業集中,做強做優做大縣城投公司、茶葉聯營公司、文旅公司等國資企業。推進國有企業市場化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嚴格政資分開、政企分開,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契約制,持續深化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積極推進分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完善預算績效管理制度機制體系。加快縣融資平臺整合升級,提高市場化、專業化投融資能力。引導金融機構創新服務模式,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體制機制,增強金融普惠性。深入推進各項稅制改革,建立健全綜合治稅協稅護稅機制,頂格落實各項減稅降費政策,確保企業稅負只減不增、小微企業社保繳費負擔有實質性下降。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認真落實《陜西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緊盯企業開辦注銷、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不動產登記等關鍵指標,推進減環節、壓時間、降成本、方便企業群眾辦事創業。堅持問題導向,在規范中介服務、規范涉企收費、誠信體系建設、優化便民服務、促進政策落地落實等方面再見成效。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實現跨部門聯合監管全覆蓋、聯合抽查常態化。持續開展行風評議和領導干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評議股室長活動,著力打造“親商、安商、富商”濃厚氛圍。
發展壯大民營經濟。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加大對民營企業幫扶力度,認真落實減稅降費、金融服務、減免租金和穩崗補貼等各項政策,靈活運用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有效破解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鼓勵民營企業通過出資入股、收購股權、項目建設、股權置換等途徑參與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進一步放開民間投資領域,支持民間資本進入養老、醫療、教育等民生領域。鼓勵和支持企業提升創新能力,增強核心競爭力,努力提高民營經濟在縣域經濟中的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