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代緒剛 康原)近年來,商南縣堅持“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新時代治水方針,全面落實河長制,凝心聚力守護水生態,打贏碧水保衛戰,江河、水庫管理保護成效顯著。
壓實各級河長責任,構筑全社會同參與、共發力的治水格局。縣委、縣政府將河長制納入年度督查考核內容,確定河長149名,其中縣級河長4名,鎮級河長19名,村級河長126名。完善督查考核等配套措施,每年根據不同階段工作任務,分別與鎮辦部門簽訂《目標責任書》,建立完善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河長制”工作體系。全縣2條主要河流2個監測斷面水質全部達到功能區標準,1個城市飲用水源地水質穩定達標,丹江、滔河連續6年出省斷面水質達到國家地表水Ⅱ類標準。
扎實開展城鄉水生態修復、水環境改善專項行動。以水流不污染、砂石不亂采、岸線不侵占為底線,綜合治理縣城“七溝一河”,雨污分流改造城區部分主管網,提標城市污水處理廠。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治理,聘請保潔員1547名,推進32個“美麗鄉村·文明家園”環境連片整治項目,大力推行村收集、鎮調運、集中處理的運作模式,為鎮辦配建人工濕地、垃圾填埋場,為行政村配備垃圾箱、垃圾桶,實現“面上不見污水、不見垃圾”的目標。目前,城區污水處理率達90%以上,鎮村達60%以上,全省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現場會在商南召開。
開展涉河違法行為專項整治活動。運用視頻監控、無人機巡查等科技手段,科學設置監測點,維護和確保全縣正常的水事秩序和良好的水事環境。扎實開展河湖采砂專項整治行動、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專項整治行動,大力整頓非法采砂、河道內亂倒垃圾、棄土棄渣、侵占水岸線河道設障等涉河違法行為。加大日常巡查、查處處罰力度,清理覆平河道堆放砂石料2萬多立方米。對全縣各小水電站落實了河道生態基流,改造了生態基流設施,安裝了生態基流下泄監控,實現了24小時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