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代緒剛)初夏時節,走進商南縣城關街辦捉馬溝村金馬現代農業園,行行茶苗爬滿山坡,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綠意盎然。荒坡披上了綠裝,變身茶園,也成了周邊群眾致富的“綠色銀行”。
近年來,商南縣大力實施生態立縣戰略,依托良好生態大力發展茶葉等特色產業,累計完成造林綠化33.9萬畝,義務植樹608萬株,新發展特色經濟林基地13.59萬畝,中藥材基地21.77萬畝;累計投資9.7億元,完成天然林保護等林業重點工程和杜仲、生漆等豐產栽培及產地初加工等重點項目建設;累計完成招商引資10.55億元,促成生漆產業化基地建設等項目建成投產;全縣森林覆蓋率由2016年的65.5%提升至2020年的67.1%。
商南縣積極探索多元化投融資機制,多措并舉保障綠色商南建設。大力扶持核桃、板栗、茶葉、油茶、中藥材等經濟林產業發展,帶動全縣特色經濟林成規模、上水平、出效益。“十三五”期間,新發展特色經濟林基地13.59萬畝,完成經濟林標準化管理53.2萬畝,成功打造了試馬、富水鎮萬畝茶葉等20多處經濟林帶,建成了富水古墓溝核桃基地、湘河豆腐尖高山茶園等一批省級林下經濟示范基地,發展林下經濟17.2萬畝。2020年底,全縣林業產業總產值達22.5億元。縣上每年列支500萬元綠色商南建設專項經費,列支1000萬元茶葉、油茶、核桃產業扶持資金,積極爭取中央和省造林補貼資金,整合林業、扶貧等部門資金,確保了綠色商南建設資金所需;積極引導干部群眾積極參與綠色商南建設,嚴管生態林、大興經濟林、發展商品林,實現了生態戰略向綠色實踐的轉變;將造林綠化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到各鎮辦、各單位,促使“黨員林”“公仆林”等公益林帶遍地開花,建成綠化示范基地475處,全民義務植樹盡責率由86.2%提高到98.1%;結合生態扶貧,健全了縣、鎮、村、生態護林員四級綠色建設管護隊伍,充分調動了管林護林的積極性。
該縣突出重點區域,將林業項目等資源,重點向旅游景區、美麗鄉村、丹江沿岸等重點區域傾斜,成功打造了丹江兩岸、滬陜高速沿線萬畝綠色長廊工程、后灣太子坪重點區域綠化示范工程,有序推動城鎮園林化、村莊林蔭化、渠道林帶化、水岸景觀化、出入道口優美化,實現了分散植綠向科學造景的轉變。近年來,商南縣先后獲得全國綠化模范縣、省級森林城市、省級苗木花卉示范縣、省級生態旅游示范縣、省級森林旅游示范縣等稱號,為綠色商南建設提供了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