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代緒剛)為了縱深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在基層農村落地生根,商南縣結合農村實際,在現有的行政村基礎上按自然村落、地域條件和群眾居住聚集的區域,劃分若干個網格,在群眾比較集中的小區樓棟、大屋場、產業基地等,常態化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進庭院活動。
在村(社區)文明實踐站的指導下,開展黨的政策、好人故事、鄉風文明、“五美創建”、鄰里互助和文化演出進庭院活動,將農民由孤立和分散的個體變成有凝聚力、有向心力的整體,組織發動群眾作為主體參與到文明實踐中去,達到“新思想互學、產業發展互助、文明新風互興、困難問題互幫、正反典型互評”的目的,真正打通教育群眾、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在文明實踐“庭院會”建立中,由鎮辦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負責統籌協調,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負責管理,脫貧攻堅駐村“四支隊伍”人員分片包抓,以小區樓棟、人居集中的大屋場、產業基地為單元,20戶左右一聯建立文明實踐“庭院會”。會長由中心戶長或者推選1名公道正派、熱心公益、有專業特長的群眾擔任,會長兼任“文明新風”宣傳員,并納入村(社區)兩委會班子后備干部庫;從小區樓棟長、駐村“四支隊伍”中確定1人擔任“政策理論”宣講員,每月開展一次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
開展理論政策進庭院活動,由村(社區)文明實踐站結合“庭院會”實際情況,在小區樓棟、人居集中的大屋場、產業基地,由“庭院會”政策理論宣傳員和文明新風宣傳員向村民廣泛宣傳脫貧攻堅政策措施、各類法律法規和身邊典型事跡等。
開展好人故事進庭院活動。“庭院會”每月開展一次先進典型選評活動,并以“廣場舞前10分鐘”“五美村民故事會”“鄉村屋場夜話”等形式,讓身邊人講身邊事,營造學當先進、趕超先進的干事創業氛圍。
開展文明新風進庭院活動,組織各農戶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大力倡導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厚養薄葬,大力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
開展“五美創建”進庭院活動,結合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組織以家庭為單位,按照“四清五凈六要七做到”創建標準,動員群眾自覺爭創“五美庭院”,引導農民群眾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開展文化演出進庭院活動,各村(社區)定期邀請縣文化館專業技術人員為轄區“庭院會”舉辦三句半、小戲小品、廣場舞培訓班,提升基層農村文藝骨干專業技術水平,在元旦、春節、三八婦女節、五一勞動節、端午節等重大節假日,邀請縣鎮村文化志愿服務隊走進樓院開展小戲小品文藝演出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開展便民服務進庭院活動,建立微信群,廣泛收集困難群體的“微心愿”,及時發布黨在農村各類強農富農惠農政策,組織志愿者為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孤寡老人等特殊群體跑腿代辦、上門調解矛盾糾紛,發動致富能手、愛心人士結合自身優勢結對幫扶困難群眾,通過幫扶實現群眾“微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