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順機制 抓實管理 做好服務 示范帶動
商南農民工黨員離鄉不離黨
本報訊(余海龍 李治軍)針對農民工黨員去向難掌握、就業不穩定、權益難保障等問題,商南縣在全市率先成立農民工黨委,探索推行“四家”模式,確保農民工黨員離鄉不離黨、返鄉有舞臺。
建強堡壘“安家”,讓離鄉孤雁“有家園”。依托縣創業中心組建農民工黨委,理順縣外11個流動黨員黨支部和縣內1個流入黨員黨支部、3個職校黨支部隸屬關系,高標準建成農民工黨委辦公室、黨員活動室和黨建展示區,建成15個支部黨員活動室。推行“流出地為主、流入地為輔”的“雙向對賬聯管”機制,吸納60多名優秀農民工加入黨組織。
政治吸納“歸家”,讓返鄉人員有平臺。設立農民工創業扶持資金,建成創業孵化園為創業農民工提供“一條龍”服務,先后吸引5521名優秀農民工回鄉領辦創辦產業項目5571個。引導在外創業成功人士回鄉兼任村干部,引回164名優秀農民工進入村“兩委”班子。招錄8名優秀農民工進入公務員隊伍,選拔兩名優秀農民工進入鎮辦黨政領導班子,從優秀農民工中推薦產生“兩代表一委員”186名,實現人才回流、反哺家鄉。
暖心服務“愛家”,讓關心關愛“有溫度”。建立流入黨員暖心e家微信群,開辟農民工維權“綠色通道”,暢通“148”法律服務熱線,依托創業中心提供綜合服務,累計為流入農民工實施維權2000多人次、提供創業服務5000多次。健全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臺賬,組織村干部與“三留守”人員一對一結對子,通過定期打電話、上門拜訪等方式為他們提供關愛服務,讓農民工外出放心、工作安心。
拓寬路徑“興家”,讓發展致富有成效。引導342名農民工領辦經濟合作組織351個,帶動3407名貧困勞動力增收。組織在外創業成功人士、優秀農民工代表舉辦經濟論壇12場次,通過開展“我為家鄉發展獻良策”等活動,征集意見建議80多條。邀請15名農民工創業成功人士積極牽線搭橋,幫助招商引資,促進縣域經濟發展。
據了解,商南縣現有農民工96196名,有農民工黨員686名,其中流出黨員649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