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代緒剛)今年以來,商南縣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和省、市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安排部署精神,切實降低市場準入門檻,不斷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后監管,努力打造“服務有溫度、市場有活力、發展有特色,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的“三有三化”營商環境。
有序推進“證照分離”改革,持續完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按照“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準入服務”四種方式有序推進“證照分離”改革,遵循“照后減證、能減盡減、能合盡合”“放管結合、放管并重、寬進嚴管”“依法改革、于法有據、穩妥推進”基本原則,簡化審批,加強監管,努力破解“準入不準營”問題。進一步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和制度性交易成本,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市場準入環境。嚴格落實“全國一張清單”管理模式,嚴禁自行發布市場準入性質的負面清單。對清單所列事項,持續優化管理方式,嚴格規范審批行為。讓市場主體能夠一視同仁地享有同等的市場準入條件待遇,實現制度面前“規則平等、權利平等、機會平等”。
深入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建立以“雙隨機、一公開”為基本手段、重點監管為補充、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進一步融合三種監管方式。將隨機抽查的比例頻次,被抽查概率與抽查對象的信用等級、風險程度掛鉤,合理安排檢查頻次,減少重復檢查,提升監管效能。大力推行部門聯合抽查,持續完善聯合抽查事項清單,年底前基本實現市場監管領域相關部門“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和監管常態化。
統籌推進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繼續深化文化、農業、市場監管、交通、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整合歸并執法隊伍,加強對行政處罰、行政強制事項的源頭治理,依據市五個領域綜合行政執法事項通用目錄及時制訂印發該縣五個領域綜合行政執法事項通用目錄,切實解決多頭執法、多層執法和重復執法問題。
積極推進“互聯網+監管”。按照中、省、市部署,加快推進“互聯網+監管”系統建設及應用。利用平臺大數據資源,加強與省級通用平臺、省級部門自建業務系統的互聯互促,進一步集成風險預警系統,實現在線風險監測預警常態化,“信用+風險”的多維度分類監管模式實效化。加強“互聯網+政務服務”系統運行維護,加快歸集共享各類服務監管數據,不斷提高監管的精準性和有效性。
建立集中審批與監管協調聯動機制。建立健全行政審批與監管相互協調的運行機制,確保集中審批與事中事后監管信息互動共享、有效銜接、協調聯動。探索在審批與原職能部門間建立聯絡員和信息雙向推送工作機制、建立審批與監管聯席會議制度等,實現“審管分離”模式下審批與監管無縫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