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凝心聚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周銀祥 段陽
夏日的鹿城,從朝陽初升到夕陽西下,鹿城公園中人流從未間斷,人們或漫步,或奔跑,吹拉彈唱,移步易景,盡情地領略大自然的神采風韻。
“要說藍天白云、青山綠水還屬咱商南最好看。早上風清氣爽,出來鍛煉鍛煉,舒坦得很。”在西安工作幾十年退休后回商南頤養天年的周師傅說。
而對于城關街道辦東崗村的環保“網格員”黨春華來說,每天進行的環境巡查比享受夏日的美景更為重要。
走街串巷、提醒勸阻、問題上報、協助查處……“早上三四圈,下午一兩圈,一天下來,我經常是朋友圈里微信運動的第一名。”黨春華笑著說。不論是煤炭燒烤、餐飲油煙,還是垃圾焚燒、爆竹燃放、施工揚塵,她都一絲不茍,從不懈怠。
黨春華的工作只是當地開展環境“保衛戰”、提升群眾居住獲得感的一個縮影。
“做守護秦嶺生態的衛士”,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考察時的諄諄教導激發了商南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環保人的初心使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面對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商南生態環境局切實擔負起生態環境保護職責,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牽頭引領職責,堅持標本兼治、突出重點、統籌謀劃、精準發力,力爭實現“三個有利于”,即有利于減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有利于推動結構調整優化,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有利于解決老百姓身邊的突出環境問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努力提升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堅守一個底線
2020年要確保縣域轄區安全,堅決不發生一起環境污染事故或環境突發事件,堅決不能“因為環境問題”被上級實行環保“一票否決”。
■ 實現兩個目標
一是實現大氣空氣質量提升目標,確保2020年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226天,總體排名進入全市前列;二是實現出境斷面水質提升目標,滔河和黑漆河出境斷面要穩定控制在Ⅱ類水標準內,丹江流域水質在實現全年Ⅱ類水目標的基礎上,穩步向Ⅰ類水靠近。
■抓住三個重點
一是污染減排。夯實污染減排工作責任,持續加大對重點排污企業的監管力度,扎實推進污染減排工作,確保五項指標順利完成削減任務。二是農村環境整治。緊抓“農村生活垃圾處置、生活污水處理、養殖污染治理、村容村貌整理、村莊美化綠化”五大重點,切實解決農村環境“臟亂差”等突出問題,積極爭取國家環保資金,不斷提高農村人居環境建設水平和資金投入,讓農村人居環境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廣大農民群眾。三是秦嶺生態保護。堅決守住生態保護紅線,按照“統籌規劃、保護優先、科學利用、嚴格管理”的要求,進一步提高環境準入門檻,嚴守《環保法》、《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嚴把項目入口關,對不符合環保的項目一律不予審批,牢固樹立生態環境保護紅線意識,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堅決守護商南的綠水青山。
■ 打好四大戰役
打好藍天保衛戰
深入實施《商南縣鐵腕治霾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編制《2020年度商南縣藍天保衛戰實施方案》;加大高排放機動車淘汰和“散亂污”企業整治力度,加強建城區建筑及道路揚塵、鍋爐綜合整治、機動車尾氣等污染防治,強化汽修行業、餐飲油煙等揮發性有機污染治理;
扎實開展聲環境功能區域劃分調整工作;持續開展打贏藍天保衛戰強化行動,加強督查聯合執法,壓茬式推進大氣防治工作;強力推進燃煤鍋爐整治,完成年度10蒸噸/小時以下燃煤鍋爐拆改任務;全面提升工地和道路揚塵管控水平,加強城市綠化和礦山綜合整治。
打好碧水保衛戰
深入實施丹江等流域污染防治四年行動計劃,編制《2020年度商南縣碧水保衛戰實施方案》;持續推行污染防治河長制、目標責任制、聯席會議制、出境斷面水質監測月通報制、治理項目進展月通報制、季度暗訪、問責制等一系列機制措施,強力推進丹江流域污染防治工作,確保出境斷面水質穩定達標;加大飲用水源地保護力度,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源環境問題整治“回頭看”,持續推進飲用水源地規范化建設;不斷完善水污染防治監管體系,加強工業企業和農村面源水污染防治,加快工業集聚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推進水污染防治年度重點工作,嚴防水污染防治事故的發生;
打好凈土保衛戰
編制《2020年度商南縣凈土保衛戰實施方案》,全面實施“土十條”;積極推進土壤詳查,加強建設用地土壤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和(疑似)污染地塊管理,動態更新污染地塊名錄及其開發利用負面清單。加快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重點項目建設,實施土壤污染源頭治理;健全土壤污染防治責任體系,督導重點監管企業履行土壤防治責任和義務;推進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加強固體廢物環境管理,推進工業污染物場地修復;開展農業農村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推進鄉村生態振興戰略,加強畜禽養殖環境執法監管;扎實開展“清廢2020”行動,加強固體廢物與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嚴厲打擊固體廢物非法轉移傾倒,推進持續性有機污染物和危險廢物綜合治理,督導落實“一場一策”整改方案;進一步加強輻射環境安全監管,開展輻射安全大檢查工作;
打好青山保衛戰
編制《2020年度商南縣藍天保衛戰實施方案》;持續開展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執法檢查,對破壞生態、污染環境的行為,依法嚴肅處理;督促礦產資源開發企業編制并實施礦山生態恢復治理方案,全力開展礦山生態環境修復。
■ 抓好五項工作
一是持續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加大對飲用水源保護區水質監測和保護工作,確保城區飲水安全。進一步做好醫療固廢、醫療廢水的處置監管工作,實行“集中收集,分類存放,安全處置、達標排放”,防止出現二次污染或污染擴散。二是抓好中省環保督查反饋問題及“回頭看”整改工作。不折不扣整改落實中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及“回頭看”反饋意見。堅持思想不松、步子不停、力度不減,確保高質量完成各項整改任務。對已經完成的,鞏固整改成果,嚴防問題反彈;對正在推進的,緊盯時間節點,倒排工期,掛賬督辦;對長期堅持的,常抓不懈,一抓到底,務求實效;發現新情況新問題及時研究解決,還清“老賬”、不欠“新賬”。同時,積極配合做好省委第二輪環保督察保障工作。三是完善環境監管網格化建設,全面構建“三級”網格體系,形成上下聯動、全方位、無縫隙、全覆蓋的環境管理的新格局。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加大環境隱患排查,對全縣所有化工、冶煉、礦山、尾礦庫、放射源等重點行業和設施逐一排查,加強環境應急管理,落實好丹江流域應急預案編制和區域環境風險評估試點工作,組建應急隊伍,儲備應急物資,修建應急工程,確保區域環境安全。四是加快推進環保部門“放管服”體制改革和“減證便民”行動,積極打造“審批最少、流程最優、體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務最好”的營商環境,主動與企業做好銜接工作,堅決做到手續從簡,材料從簡,審批從簡,堅持特事特辦的做法,加快辦理,不無故拖延,確保項目環保手續齊全,積極為企業提供鏈條式服務,提供專業技術指導,幫助企業攻克技術難關,解決污染治理難題,為企業提升改造搭建平臺做好服務。五是抓好環保宣傳工作,持續通過媒體平臺開展形式多樣的環保宣傳教育活動,強力推進環保知識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鄉村的“五進”活動,提高公民生態環境保護意識,讓每一個人都參與到環保中來,做生態文明的傳播者、實踐者和推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