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代緒剛)今年以來,商南縣緊緊圍繞“一心三帶五協同”規劃總體布局,堅持“生態+”融合發展模式,發揮區域優勢,挖掘紅色資源,加強生態保護,做好山水文章,做精高山特產,努力把滔河流域打造成為聚人氣、聚財氣的新洼地。
實施滔河流域系統治理。統籌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通過規劃引領,分段實施滔河流域治理,推進滔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著力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加快實施趙川至十里坪鎮白魯礎公路建設,推進趙白路沿線人居環境整治,建成趙川店坊河村、十里坪馬王溝村鄉村振興示范村。
串聯開發紅色旅游資源。堅持鞏固底色、發展特色,保護好紅色資源、綠色生態,發展好區域特色產業,深度挖掘趙川前坡嶺戰斗遺址、紅74師遺址、白魯礎中共中央中原局會議舊址、梁家墳鄂豫陜特委成立舊址等紅色旅游資源,推動紅色旅游與金絲峽景區、丹江畫廊等生態旅游融合發展,實現山上體驗、山下休閑、紅色啟迪,著力打造紅色旅游產業示范帶。
做大做強工礦產業。突出資源優勢,堅持保護環境、有序開發,加大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力度,著力抓好釩、方解石等地下礦產的開發利用,推動槐樹坪1.1萬噸五氧化二釩生產線建設、鄧家莊年產10萬噸方解石粉生產線等項目實現標準化生產,培育生態環保型骨干企業,打造工礦產業集群,不斷增強區域經濟發展后勁。
培育做精高山農產品品牌。擴大碾子坪高山蔬菜、李家灣雨山茶、馬王溝標準化茶園、三河冷水魚、核桃坪魔芋、大竹園香椿、寬坪土豆粉、黑溝艾蒿等農產品影響力,強力推進“一村一品”工程,積極開展“兩品一標”農產品認證,打造秦嶺老家、十里紅巖等農產品電商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