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黃全德 阮小健)今年以來,商南縣人社局緊緊圍繞農民工需求,主動創新服務方式,實現了“疫情防控和穩崗就業”同步推進。截至目前,全縣共組織網絡招聘22場,對接企業152家,發布崗位信息2.1萬條,實現轉移就業14496人。
準確研判形勢,及時調整思路。面對疫情防控、全面隔離的硬要求,迅速啟動商南智慧就業平臺、人才中心微信公眾號,及時組建縣、鎮、村就業服務網。全面開展擬務工人員就業意向和農村勞動力培訓意向調查,建立了春節返鄉、節后外出、企業復工三本就業臺賬。充分發揮8個駐外勞務基地和6家簽約人力資源公司作用,廣泛收集用工崗位信息和各地復工復產情況。組織開展線上勞務監測、線上崗位招聘、線上技能提升,通過對用工企業和返鄉人員的雙向服務,實現了一部手機找工作。
突出工作重點,強化輸出服務。疫情對就業工作的影響,關鍵在交通,重點在湖北返鄉滯留人員。為切實解決這一主要矛盾,迅速請示縣政府下發《關于強化勞務輸出服務保障的通知》,發送了致湖北返鄉滯留人員的一封信,精準了解返鄉人員就業意愿。開展湖北返鄉人員專項調查,并積極協調公安、交通、衛建等部門,簡化返崗復工手續,加大與輸入地人社部門和務工企業對接,派專車進村迎接務工人員。目前,已點對點為浙江、江蘇、山西、甘肅、湖南等地輸送57車1160人。
搶抓春耕時機,拓寬就業渠道。充分發揮村級勞務組織作用,結合春季農業生產和脫貧攻堅項目建設,及時組建農業生產互助組;協調解決原料調運、人員流動等難題,主動推進扶貧車間復工復產;開展縣內企業用工調研和“一對一”專項招聘,引導返鄉滯留人員填補復產企業缺員空崗;結合疫情防控監測、卡口值守、政策宣傳等,開發1000個臨時公益崗位,多渠道解決暫時無法外出的返鄉人員就地就近就業。
緊扣滯留空檔,全面提升技能。針對返鄉人員無法外出、平時在外無法培訓和企業復工但復產不足的實際,迅速組織各培訓機構和縣農業、畜牧、林業、經貿等單位,利用網上培訓軟件對返鄉務工人員開展實用技術培訓,在停產企業組織員工進行崗位技能培訓。截至3月10日,已累計為7家企業培訓員工303人、培訓返鄉農民工817人,較好地為農民工增收和企業長遠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撐。
落實政策保障,力促穩崗就業。全面落實省市疫情防控就業政策,制定出臺了《商南縣疫情防控期間促進創業就業十條措施》,從稅費減免、社保返還、資金補貼、人才培訓等方面,全面加大創業就業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