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緒剛
“在沁園春茶葉有限公司、秦嶺紅茶葉有限公司建立茶葉種植專家服務站,在富水、青山鎮建立狝猴桃種植專家服務站,在虎之翼公司建立科學研究院,在豐聯工貿、國漆產業園建立博士工作站。”這是省科協在助力商南縣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的一項項接地氣的舉措。
有一種科技力量,并不高大上,它的舞臺就在田間地頭。今年,經陜西省和商洛市科協、商南縣政府協商,達成了陜西省科協助力商南縣脫貧攻堅合作協議,全力推進商南縣產業建設和科技創新,提高企業生產效益和競爭能力,促進商南縣公民科學素養的提高,以科技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在商南縣的農村大地,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陜西省科協利用科協人才、科技、資源優勢,推進智庫、學術、科普資源下沉,引導人才、項目、產業、技術、服務、資金等科技資源向商南縣脫貧攻堅一線傾斜,助力商南打贏脫貧攻堅戰。
科技,正在為這里的改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田間地頭打通科技扶貧“最后一公里”。在發展縣域特色產業方面,省市科協積極幫助商南縣協調爭取相關項目,支持商南在試馬、青山、十里坪等鎮建立科技志愿服務站,在相關鎮辦建立茶葉、狝猴桃種植專家服務站,在相關公司建立科學研究院、博士工作站。積極組織省級相關學會專家,深入商南縣開展全方位的技術指導,全力打造“商南茶葉”品牌,推動商南縣初步完成“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科技為產業扶貧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省市科協充分發揮省級學會人才科技優勢,積極搭建科技創新服務平臺,支持商南縣在重點企業建立省市級院士專家工作站,通過科研攻關與技術創新,幫助商南縣在茶葉、食用菌、高精硅、食用油等產業方面開發特色產品;幫助硅科技園、朝陽集團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在企業專利申請、科技成果申報、產品創新研發等方面提供指導和幫助,為農產品精深加工提供技術支撐,幫助企業延伸產業鏈,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
大力培訓農技推廣隊伍,組建種植養殖管理等農業專家服務站,助力產業發展。根據商南縣科技人才需求,省市科協積極組織省級相關學會,通過專家授課、現場服務、遠程指導等方式,免費為商南提供生產技術培訓,幫助培養一批懂技術、善經營的職業農民和致富帶頭人,建立一批科技能力強、服務水平高的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和合作社,幫助商南縣重點企業提高生產經營和帶貧能力,用技術服務助推商南縣經濟發展。
在推進鄉村振興方面,省級學會協會相關專家,聚焦商南縣產業發展和旅游資源開發中遇到的瓶頸問題,開展專題調研,為商南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提供決策咨詢和智力支持。幫助開設“智慧商南”論壇,助力商南加快鄉村振興。按照商南縣“一心三帶五協同”縣域規劃布局,充分挖掘后灣、王家坡冷水魚、十里坪冷水魚、趙川紅色革命教育、闖王寨泉茗生態觀光園、上蒼坊旅游風景等鄉村資源,實施鄉村旅游精品工程,以休閑農業為本、農耕文化為魂、村落民宅為形,引導發展休閑農業體驗游、鄉村文化研學游等鄉村旅游新業態,完善鄉村旅游服務平臺、鄉村民宿、交通道路、旅游標識、停車場等旅游服務設施,培育一批品牌節慶活動,打造一條鄉村旅游“黃金帶”。
科技下鄉了,基地建設了,產業形成了,鄉村漂亮了,農民的腰包鼓了……商南縣新農村的絢麗新畫卷正在徐徐展開。隨著脫貧攻堅進入最后沖刺階段,科技就像一對翅膀,給予商南縣決勝脫貧攻堅強大的力量和持續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