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楊 鑫)近年來,洛南縣始終把保障糧食安全作為頭等大事,堅持“穩面積、提單產”兩手發力,實行“五良協同”示范引領,糧食生產根基得到進一步夯實。
洛南縣建立田長制網格化監管體系,嚴控“非糧化”“非農化”。2024年耕地“非糧化”圖斑核實1851.95畝,完成就地整改151.87畝,補劃1146.06畝,整治復耕率達到72.9%;撂荒地圖斑3678.81畝,復耕率100%,復種率74.56%。高標準農田提標擴面,全縣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36.97萬畝,占全縣耕地面積的73.04%,均實現“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的要求。縣上堅持“種子落地、管字上馬”的原則,適時到田間地頭開展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病蟲害綠色防控等增產技術培訓,指導群眾扎實做好查苗補種、中耕除草施肥、病蟲害防治等在田農作物管理工作。完善監測預警體系,在三要等鎮建成病蟲害監測點5個;推廣“定點監測+田間普查”模式,減少糧食損失。同時,加強農資市場監管,確保種子、化肥、農藥等物資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