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辛凱凱 樊 磊
金翼服裝廠根據殘疾人身體情況安排合適的工作崗位,幫助他們實現穩定增收。
11月21日,走進位于洛南縣古城鎮姜村的金翼服裝廠,寬敞明亮的廠房中,工人在各自崗位上有條不紊地忙碌著。但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些工人中有一部分是殘障人士,他們或有肢體殘疾行動不便,或有聽力障礙戴著助聽器。不過在這里,他們找到了實現自身價值的途徑,用勤勞的雙手“縫制”著幸福生活。
“我今年剛好50歲,就在附近住著,前些年腳受傷落了殘疾,真沒想到能在家門口找到工作,而且廠里對我很關照,專門把我安排在縫制崗位,每天坐著就把活干完了,我現在每個月能掙3000元左右,夠家里的日常開支了。”工人李存良一邊干活,一邊說。
金翼服裝廠負責人張學敬介紹,自從2018年建廠以來,在當地招收的工人約有500名,其中殘疾人28名。“積極吸納殘疾人就業,不光是企業應該履行的社會責任,我也是被他們的勤勞和勵志打動了。”張學敬說,在廠里工作的殘疾人之前的生活大多是靠民生政策保障的,現在通過這份工作獲得薪酬,有效改善生活條件,他們都很開心,也很珍惜。
做好殘疾人就業,不僅能讓殘疾人獲得穩定的收入,提高生活質量,還能使殘疾人更好地融入社會,提升自我價值感和社會歸屬感。為了幫助殘疾人群實現就業,古城鎮指導金翼服裝廠制定了“同等崗位優先安置、同等待遇優先享受、同等技能優先培訓、同等服務優先保障”的惠殘助殘措施,同時聯合企業組建工作專班,主動上門宣傳用工政策,組織開展技能培訓、試崗體驗等活動,對有意向留廠人員按日薪實習,正式入職后優先發放勞保用品、購買社會保險、享受子女“四點半”課堂服務、年終分紅獎勵等,并有針對性地開展康復訓練,解決了殘疾人就業“招得來、留得住、有錢掙”的難題。
近期,古城鎮金翼服裝廠助殘就業服務,在全省殘聯共富促“千萬工程”現場推進會上進行了觀摩學習。這是古城鎮扶殘助殘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古城鎮不斷完善殘疾人就業服務保障機制,根據殘疾人殘疾程度、健康狀況、務工意愿、勞動技能等因素形成4種助殘就業模式。通過能人帶動轉移就業,鼓勵有外出務工意愿的跟隨勞務能人,外出從事勞動強度較小的服務業;引導殘疾程度較輕、身體條件較好的通過果蔬、中藥材、烤煙、畜牧等主導產業鏈就近就業;集鎮吸納零散就業,幫助殘疾程度稍重、年齡偏大的到集鎮用工商戶,從事剝核桃、刮藥材兼職就業;此外,安排具有一定勞動技能、穩定務工意愿的到社區工廠、就業幫扶基地穩定就業。
截至目前,古城鎮已經解決全鎮800多名殘疾人的就業問題,推動了從“輸血式”幫扶到“造血式”幫扶的轉變,真正實現了殘疾人群的就業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