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畢波波
洛南縣關工委聯合縣未成年人保護中心在保安鎮倉圣社區開展關愛溫暖工程活動
國旗下的錚錚誓言、教室里的動人宣講、經典紅色故事的傳誦……這一幕幕,構成了洛南縣關心下一代工作的溫暖畫面。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做好關懷和教育下一代的工作至關重要。近年來,洛南縣關工委緊緊圍繞培養時代新人根本任務,1200多名“五老”奔走在校園、活躍在鄉村,把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扛在肩上,讓文明陽光灑滿青少年心田。
構筑“五愛”教育陣地
“放假了,幸好有工作室的爺爺幫忙教孩子們練習書法,既陶冶了情操,也避免了孩子在家玩手機,孩子開心,我們家長安心!”10月6日,洛南縣城關街道東街社區居民李霞說,“五老”猶如社區的“寶”,解決了家長沒時間看孩子、輔導不了孩子的燃眉之急。
李霞口中所說的“工作室”,是位于洛南中心城區繁華地帶的趙萬年“五老”工作室。走進200多平方米的工作室,里面桌椅、書法學習用具、二十四孝圖一應俱全。
在工作室內,5名老干部、老教師、老模范輪班“到崗”,擔任社區孩子們的校外輔導員,他們中年齡最大的87歲、最小的66歲。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要帶著社區孩子們在拼搏中發現美好、體悟生活。”正在書架前整理圖書的社區“五老”成員李進軍說。
廣大老黨員、老干部當年都是工作崗位上的佼佼者,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過不平凡的業績,如何將廣大老同志組織起來?
洛南縣關工委將“黨建帶關鍵”貫穿關工委工作的全過程和各方面,成立全市首個縣關工委退休老干部黨支部,建立“五老”常態化退出、補充機制和關愛、激勵機制,建成各級關工委黨組織369個,創建“五好”關工委12個,基本實現全縣各級關工委黨組織全覆蓋。在激發“五老”工作熱情的同時,進一步夯實工作基礎,助力廣大青少年成長成才。
9月26日,景村鎮御史村“五愛”教育陣地里,青少年們正在參觀農耕器具展館,耙、紡車、耱等農耕器具讓同學們大開眼界,也讓他們進一步了解了中國農業的發展史。
5000平方米的“五愛”教育陣地,不僅建成了農耕器具展館,還開設了包括家風家訓館、四為書屋等多個教育館,為全縣青少年提供場景式、體驗式、互動式的綜合實踐教育活動陣地。如今,已經開展活動300多場,受眾近萬人次。
景村鎮御史村“五愛”教育陣地只是洛南縣設立村級“五愛”教育陣地的一個縮影。
如今,全縣一大批村(社區)“五愛”教育陣地、基地應運而生,建設各類教育基地30個,打造四點半學校、兒童之家、校外輔導站等基地16個,命名“洛南縣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基地”10個,1200多名“五老”參與到關工委工作中。
“五育”并舉全面發展
育人先育德,最重要的是把理想信念放在首位。如何深入挖掘特色教育資源,給青少年創造出多方位立體化的“五育”平臺,是洛南縣關工委一直思考的問題。
窗外櫻花綻放,室內思政主題活動如火如荼地開展。4月26日,年近70歲的退休老教師郝蔚民,走進洛南縣城關街道柏槐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進行勵志教育宣講。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將身邊的勵志故事娓娓道來。
“德育工作無處不在,它滲入學習、生活的每個角落。讀一篇文章,講一個故事,做一個游戲,開展一次實踐活動,都在滋潤學生的心靈,要讓他們成為具有正能量的人。”郝蔚民說。
洛南縣“五老”隊伍不斷發揮自己的特長,用不同的方式教育引導和關愛保護著下一代。
這些年,通過舉辦各類活動,洛南德育工作的場景不斷拓寬,先后開展了“唱響紅色新童謠、經典誦讀潤書香”誦讀比賽、“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活動以及“關愛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活動,策劃“紅色故事”宣講、“紅色歌曲”演唱、培養“四史”紅領巾講解員等系列活動。
“我特別喜歡社區關工委汪奶奶的剪紙課,做手工還能學知識。”在石門鎮石門街社區,小學二年級學生李卓凡說。
李卓凡所說的汪奶奶,也是“五老”隊伍中的一員。今年70歲的汪淑芳,常年帶領“五老”進社區、進學校,為青少年義務服務,通過教青少年唱紅歌、學剪紙、誦傳統、學經典、練書法等活動,陶冶青少年情操,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在城關街道窯底村的農耕文化體驗園,時常會有中小學生在此開展研學活動。這里是擁有科研生產、文旅度假的綜合性教育基地,可以舉辦“五愛”教育、農業科普等活動,為助力青少年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全面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縣關工委正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和社會力量,籌劃建立洛南縣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展館以及紅軍小學,使廣大少年兒童賡續紅色血脈、磨煉奮斗意志。
關愛工程助力成長
“我們也沒干啥大事,就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貢獻一點‘銀發力量’。”
“把身邊的孩子當成我們的孫輩,幫他們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我受黨多年培養,從自身經歷和切身感受出發,對年輕一代進行勵志教育,讓孩子們從小樹立遠大理想,努力拼搏!”
……
這些脫口而出的關愛之言,都出自熱情的洛南“五老”。
一枝一葉總關情,點點滴滴暖童心。一些青少年受到學業困擾、青春期叛逆等影響,出現焦慮、厭學等情緒,嚴重影響生活和學業,這一現象引起縣關工委的高度重視,于是依托洛南縣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服務中心,組織李進軍、李均滿、郝蔚民等“五老”長期開展青少年心理咨詢。
“五老”心理咨詢師常年在崗、微信在線,付出了許多心血和汗水,通過耐心疏導服務,求助者心理狀態普遍得到調適,焦慮抑郁癥狀得到緩解,反饋滿意率80%以上。
縣關工委圍繞工作中心,積極發揮關工委組織獨特優勢,募集資金助學濟困,通過項目幫扶用心用情呵護青少年成長。
“感謝縣關工委,曾為我捐贈助學金,讓我安心學習。我一定勤奮學習,等我畢業工作賺錢了,我也要用自己的能力回饋社會,幫助別人!”大三學生小吳(化名)說起當初剛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情景,仍難掩激動。
3年前的暑假,剛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小吳還沉浸在喜悅中,可天有不測風云,小吳的父母和弟弟由于意外,永遠離開了她,小吳的生活一下子陷入困境。當年開學前夕,她收到1萬元的助學金,這猶如雪中送炭,暖到了她的心田。
“我一定會好好學習,不辜負大家的期望!”收到助學金當天,小吳在朋友圈里寫下了這樣的一句話。
這是洛南縣“五老”關愛溫暖工程的一個生動寫照。
縣“五老”關愛溫暖工程實施以來,共籌措助學基金100萬元,每年資助新入學困難大學生100名,3年獎勵考入985、211高校優秀大學生100名,獎勵中考優秀學生100名,走訪慰問貧困兒童、殘疾兒童及失足、失管、失學、失業、失親“五失”青少年6327名。深入開展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活動,“五老”法治宣講團累計宣講法律法規129場次,成立洛南縣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服務中心,做靚“微雨(語)潤童心”洛南縣關工委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咨詢中心品牌,為營造青少年健康成長優化環境。目前,全縣共有各級關工委組織369個,打造各類教育基地30個,1200多名“五老”傾情參與關工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