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肖 云
初冬時節,寒意襲人,洛南縣石坡鎮周灣村的建設“熱度”卻絲毫不減,一車接一車的建材運往周中組,數十名工人正在熱火朝天地修建草莓大棚。
這里將要栽植的草莓并非普通草莓,而是來自新加坡的品種。周灣村黨支部書記張秋惠告訴記者,包扶本村的縣人大辦從上面爭取了30萬元產業資金,計劃興建16個蔬菜瓜果大棚,建成后由村民李洋鎖承包經營,每年給村集體分紅5萬元至7萬元,生產的草莓也將漂洋過海銷往新加坡。
這是周灣村壯大村集體經濟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周灣村積極開展組織建設先鋒、集體經濟標桿、人才培育爭先、生態文明示范、基層治理和諧“五面紅旗村”創建活動,一手抓學習培訓提升干群技能,一手抓產業發展增加群眾收入,持續奏響鄉村振興“最強音”。
2021年,從廣東東莞返鄉的張秋惠被任命為周灣村黨支部書記,為充分發揮頭雁領飛作用,她先后組織班子成員、部分黨員、村民代表赴麻坪鎮德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景村鎮宏泰金銀花專業合作社、古城鎮寧農瓜果蔬菜專業合作社學習考察,促成村集體經濟聯合社與德盛公司合作種植100畝四季豆、與宏泰金銀花專業合作社聯合試種30畝黑花生。黑花生試種成功后,張秋惠帶頭種植了60畝黑花生,帶動群眾種植130畝,還計劃新建一個油料加工車間,延伸產業鏈,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村上還將四季豆與紅仁核桃套種,四季豆收了再種油菜、小麥等,通過輪作換茬,全面提高土地利用率。”張秋惠說。
與此同時,村上還向包扶單位縣人大辦爭取資金10萬元,建成周灣村產業培訓大樓,積極聯系縣人社、農業、林業等部門專家、學者到村開展實用技能培訓,使戶均掌握1至2門致富技能,帶動全村產業發展呈現出百花齊放的良好態勢。目前,全村有良種核桃科管林800畝,新栽紅仁核桃260畝,種植中藥材600畝、烤煙300畝、蔬菜300畝、黑花生190畝,養豬700頭,養雞8000只,養蜂350箱,外出務工680人,預計今年可實現人均純收入1.6萬元以上。
“周灣還是有名的蒼鷺之鄉。”張秋惠說,蒼鷺是周灣村一張亮麗的生態名片,他們想以此為突破口,把香山溶洞、蒼鷺園、河口濕地和龍頭灣親水景觀串連成線,唱響“周灣觀鷺”品牌,走農文旅融合發展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