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
從“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的提出,到“國家發展靠人才,民族振興靠人才”的振臂高呼;從田間地頭的農業專家,到車間一線的大國工匠;從著力打造“中國康養之都”,到加快推進“西商融合”……商洛經濟發展的每一次成就都離不開無數人為之努力奮斗,也離不開對人才的重視與培養。
近年來,洛南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才工作重要論述精神,緊緊圍繞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總目標,大力實施新時代人才強縣戰略。在多種人才利好因素的推動下,一大批高層次人才走進洛南,奮斗在洛水之畔。為打造“一都四區”、建設“五個洛南”,推動“西商融合”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有力的智力支持。
打造人才聚集新高地
人才因城市而聚,城市因人才而興。
每到畢業季,洛南縣都會選派一支由科技、人社、教育、農業等部門組成的人才招引小分隊趕往各大高校進行宣講。
“我們已經作好了一切準備,就等你來到漢字故里——康養洛南。”人才招引小分隊在各大高校說得最多的就是這句話。宣講過程中,隊員們不僅會詳細講解高層次人才引進優惠政策,同時還生動介紹洛南地理文化、風土人情、區位優勢、經濟社會發展等情況,讓高校畢業生全方位了解洛南、認識洛南。
“我很想回到家鄉,為家鄉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洛南縣林業局干部劉歡說。五年前,從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畢業的劉歡就是在宣講會上做出返鄉決定的。
“洛南的發展需要林業人才,洛南的未來需要大家去建設。”那年在會場里,聽到招引小分隊的呼吁,想到家鄉林業專業人員的缺口,劉歡當場便投送了個人簡歷,經過后期選拔,順利返鄉從事林業相關工作。
在積極主動上門“引才”的同時,洛南縣不斷創新方式方法充實重點領域人才隊伍,出臺《洛南縣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引進辦法》,落實人才引進綠色通道,圍繞實施“3+N”產業及康養、醫療、旅游、食用菌等領域,深化“雙招雙引”,積極開展“招才引智”“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等活動,與省內外35所高校建立了信息互通渠道,剛性引進高層次人才225人,居全市各縣區前列。
推進人才戰略新格局
堅實的步伐,必定結出累累碩果。
針對人才引進后的培育、管理等工作,洛南縣也推出了一系列具體可行的舉措——
出臺《洛南縣鼓勵在職干部攻讀碩士、博士研究生學歷學位實施辦法(試行)》,鼓勵在職干部攻讀碩士、博士研究生,保證學習期間各項福利待遇及職務(職稱)晉升均不受影響。
縣財政還對經批準參加在職攻讀碩士、博士研究生的工作人員,脫產學習并取得畢業證和學位證書后,按80%比例報銷學費,不脫產學習并取得畢業證和學位證書的,全額報銷學費。近年來,先后支持5人攻讀博士學位,支持4名企業管理人才攻讀西北大學在職研究生,26名企業管理人員實現教育再提升。
圍繞省、市出臺的相關人才政策,制定了《洛南縣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實施辦法》《洛南縣高層次人才管理服務實施辦法》《洛南縣拔尖人才考核管理辦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從經費支持、平臺搭建、服務保障等各個方面入手,優化高層次人才干事創業環境。
陳嬌是洛南中學從延安大學引進的高層次人才,連續兩年獲得優秀教師稱號。同校的趙青也是同步引進的高層次人才,經過三年多的歷練,她已經加入了高三畢業班的教師隊伍,正等待自己精心灌溉的花朵綻放光芒。
陳嬌、趙青的快速成長,都得益于洛南中學對人才培育的高度重視。“青藍工程”“精品課程大賽”“青年教師大賽”“班主任工作交流會”等一系列人才培育舉措,讓洛南中學的教師“到崗就能教、教后就能行。”
一項項具體務實的舉措,讓教師在教育教學上快速提升,洛南中學迎來了青年人才隊伍培養的黃金一代。
圍繞人才發展釋放活力
靠人才成就事業,用事業凝聚人心。
近年來,洛南縣從長遠培養人才的視角入手,政治上關心激勵,工作上重視培養,為個人施展才華搭建舞臺。有計劃地選派招引人才參與縣上中心工作、重點項目建設,讓其充分發揮個人才干,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積極出謀劃策、貢獻才智和力量。
6月17日一大早,天剛蒙蒙亮,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從洛南縣保安鎮鎮長胡明的手機中傳出。看著窗外依然風雨交加,胡明瞬間清醒。穿上雨靴,隨意整理了一下衣服,就趕往危險的邊坡,查看村莊積水情況和河水上漲情況。
胡明是洛南縣2013年引進的首批高層次人才,作為交通運輸領域的專業人才,2014年3月,剛剛參加工作半年的他,就被安排在洛南縣交通運輸局工作,負責景丹公路建設和水毀工程搶修及生命安全防護工程建設。
在基層的一次次歷練中,胡明展現出了優秀的干事能力。之后,國道344保安至藍田界段、省道101洛南縣城至保安段等項目都在他手上高質量、高標準順利完工,確保了全縣8萬多人的安全便捷出行。
除了胡明,洛南縣在近幾年先后選派8名高層次人才參與音樂小鎮項目建設,他們超前的理念、準確的定位、科學的規劃、新穎的設計、精細的管理,讓音樂小鎮順利通過4A級景區驗收。
洛南縣制定全縣科技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22條措施,圍繞“西安孵化·洛南轉化”“西安研發·洛南制造”目標,依托秦創原等創新平臺,持續推進專家服務站、企業研發中心建設,累計創建市級院士專家工作站2個、市級人才示范點2個,環亞源銅業有限公司秦創原創新平臺入駐科創企業6家。強化人才關愛激勵,推薦7名拔尖人才擔任市級“兩代表一委員”,提拔重用14名碩士研究生為鎮辦黨政班子成員,13名碩士研究生擔任重點項目管理處處長,5名碩士研究生被縣委評為拔尖人才。
打造“近悅遠來”新生態
環境是聚集人才的“保障力”,是人才發展的“生產力”。
洛南縣永豐鎮政法委員程明是甘肅省武威市人,2015年從甘肅政法學院畢業后,通過高層次人才引進來到洛南。7年多的時間里,他見證了洛南縣不斷邁向繁榮、富裕、開放的光輝歷程。
問起為什么會留在洛南,程明對洛南縣高層次人才引進的生態贊不絕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人才工作,不管是政治激勵、物質獎勵,還是精神鼓勵,從各方面全面關心保障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同時也出臺了一系列真金白銀的政策大禮包。”
程明口中所說的大禮包就是洛南縣針對高層次人才所出臺的《高層次人才管理服務辦法》。
——完善各級領導干部聯系服務人才工作機制,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協調解決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方面的個性化需求。
——積極落實高層次人才政治關心、生活關照、感情關愛各項措施。
——開辦研究生食堂、落實租房補貼,確定專人負責高層次人才的日常生活。
——定期召開座談會、讀書報告會,為研究生學習交流提供平臺,在配偶就業、工作調動、子女上學等方面給予關愛照顧,為高層次人才安心服務地方發展解除后顧之憂。
——積極落實高層次人才引進住房優惠政策。為招聘的碩士研究生免費提供生活住房,每人發放1萬元的安家補助費,享受八級職員工資待遇。縣內購買首套住房的高層次人才,每人給予5萬元購房補貼,博士研究生辦理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按貸款限額30萬元、年限15年一次性給予100%的貸款貼息。碩士研究生辦理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按貸款限額20萬元、年限10年一次性給予90%的貸款貼息。
“洛南縣為我提供的不只是一個崗位,更多的是一種責任,一種要把洛南縣建設得越來越好的責任。感謝洛南縣為我們提供的服務和保障,讓我們沒有后顧之憂,安心工作。今后無論身在哪個崗位,我都將盡自己最大努力為洛南縣經濟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把洛南縣建設得更加美好。”程明說道。
水積而魚聚,木茂而鳥集。隨著一個個人才政策落地生效,一項項人才培養引進機制陸續建立,一批批各類人才不斷成長,洛南縣優質的“留才”生態,必將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