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寇鑫 楊斌)今年以來,洛南縣四皓街道馬河村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通過與包扶單位開展支部聯建、人才聯動、服務聯抓,建強村“兩委”班子,夯實產業發展基礎,提升治理效能,推動黨建工作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點燃鄉村振興“紅色引擎”,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以組織聯建為支撐,把好鄉村振興“船頭舵”。秉持“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發展理念,以實施“五雁工程”為突破口,支部班子帶頭謀黨建、講黨建、抓黨建,堅持理論學習不動搖,“三會一課”制度化,主題黨日經常化,及時吸納3個致富帶頭人和2名先進分子向黨組織靠攏,將其發展培養為村級后備干部。把鄉村振興融入到黨員日常教育、“三會一課”中,著力提升黨員干部群眾的思想認識和實踐本領。
以產業培育為驅動,開啟鄉村振興“金鑰匙”。該村把發展特色產業、壯大集體經濟作為第一要務,在全面掌握村情民意的基礎上,緊緊抓住藥材和飛鼠養殖兩大產業,由村黨支部和駐村工作隊提供技術支持和市場銷售服務,全面助力群眾產業增收。2023年,全村種植蒼術、連翹等道地藥材1600畝,栽植良種核桃900畝,發展飛鼠養殖17戶4000多只,年收入120萬元。多方爭取項目資金80多萬元,硬化通組水泥路兩條2.4公里,新建便民橋3座,實施1.8公里通村公路項目建設,完成2層8間的村級辦公用房改造,村級衛生狀況和村容村貌得到徹底改善。
以治理有效為抓手,撐起鄉村振興“安全網”。該村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開展服務聯抓,將黨小組建在網格上,持續健全“村黨支部+村民小組+網格員”的“三級網格”體系,16名片長認領16個責任區,入戶開展常態化矛盾糾紛大排查,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織牢了鄉村治理的基層網絡。健全完善村規民約,持續推進移風易俗,以制度約束、獎懲激勵、政策引導相結合,深化“黨員示范戶”“美麗庭院”“好婆婆”“好兒媳”等評選表彰活動,增強向榜樣學習的帶動作用,推動文明鄉風潤民心、聚人心、筑同心。持續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采取村“兩委”干部“包組”、黨員“包戶”的方式,將工作細化到各組各戶,扎實開展植樹添綠活動,扮靚庭院,創造優美環境,營造共建共享的濃厚氛圍,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