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穆社國 何玉玲)今年以來,洛南縣立足“早”、著眼“防”,筑牢汛期“安全網”,打好防汛“主動仗”,確保全縣安全平穩度汛。
提前安排部署。洛南縣調整充實防汛備汛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于認真做好2023年防汛抗旱預案修編審批工作的通知》《洛南縣2023年防汛抗旱工作要點》等文件,召開專題會議,對全縣防汛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全面壓實鎮(街道)屬地責任、部門行業監管責任及防搶撤網格員責任,對全縣重點河流、水庫及地質災害隱患點,全面落實行政、技術和監測三方責任,做到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復查,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防汛備汛責任體系。
緊抓隱患排查。洛南縣按照單位自查、行業檢查、防指督查模式,堅持“早發現、早整改、早銷號”原則,聚焦“一城八鎮”、水庫、地質災害隱患點、尾礦庫、中小河流險工險段、危房校舍及礦山企業,緊盯重點區域、重要點位,開展拉網式隱患排查整治,核實2023年全縣受威脅人數4907戶13413人。實行全過程閉環管理,按照“清單制+責任制+銷號制”,建立隱患臺賬,落實責任人、整改措施和完成時限,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及時報告、及時解決。縣應急、水利等部門聯合對各鎮(街道)、各部門汛前準備和風險隱患排查整改情況進行督查,對全縣51處固定安置點逐一進行檢查,針對儲備物資不足、人員更新不及時、安置點標識不明顯、路線指示不明晰等問題實施現場督辦,推進整改落實。
加強應急保障。洛南縣嚴守24小時值帶班制度,加密雨、水、工、險情監測,及時互通共享雨情、水情、汛情等預警信息,第一時間會商研判,做好預報預警和指揮調度。不斷完善“雙2+5”模式和防搶撤機制,有序開展防搶撤智慧平臺數據更新錄入,對各類防汛預案、防搶撤方案開展“回頭看”,完成了《洛南縣防汛應急預案》《洛南縣抗旱應急預案》《洛南縣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修編。強化實戰應急演練,開展衛星電話、發電機等設備實際操作培訓,組織專家對鎮(街道)、村居預案演練進行實地指導,充分檢驗預案的實戰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持續優化應急隊伍力量,開展業務能力“大練兵”,確保關鍵時刻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贏。對防汛物資實施分級儲備、專人管理,強化雨衣、編織袋等物資儲備,按照實際需要及時補充完善,確保一旦出現汛情險情,防汛物資調得動、運得出、用得上。
增強防災意識。洛南縣通過廣播電視、網絡媒體、宣傳車、大喇叭等形式,結合“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等活動節點,向群眾廣泛宣傳洪澇災害特征、山洪災害預警、暴雨洪澇自救等水旱災害防御避險知識,提高群眾防災避災意識和自救互救逃生能力。累計發放宣傳冊、倡議書等資料5000多冊,現場解答群眾咨詢200多人次,通過“敲門行動”下沉到戶宣傳600多人次,營造了濃厚的防汛備汛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