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李小龍 通訊員 段光耀 張正平)為扎緊耕地保護“籬笆”,洛南縣大力開展撂荒地清零行動,著力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使8000多畝撂荒地全部得到復耕復種。
洛南縣及時制定《洛南縣糧食生產扶持辦法》,出臺《促進農村撂荒地復耕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大力發展糧食生產獎勵扶持辦法》。按照程序將保安鎮倉圣社區蒿坪嶺10年前建成的廢舊核桃園列入土地復墾項目,整理出1300畝土坎梯田,集中開展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實現年增收玉米52萬公斤、大豆6.5萬公斤。將景村鎮景豐村179.16畝常年撂荒坡地列入2020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建成石坎梯田,增施土壤有機肥1.6萬公斤。將發展產業失敗的古城鎮周嶺村504畝碧根果,改建成省級烤煙規范化生產示范基地。
對撂荒一年以上的,要求主動復墾或委托他人代耕;對無力耕種的,協調組織有能力耕種的農戶代耕代種。對棄耕撂荒連續兩年以上的,停止該農戶享受耕地地力保護補貼。依法整治建設用地閑置問題,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一年內不用可以耕種,由轉用前擁有所有權的集體或由用地單位組織耕種;一年以上未動工建設的,按規定繳納閑置費,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確保各級政策落到實處。
洛南縣獎懲并舉,嚴格督查考核,對撂荒地排查整治利用不力的予以通報、約談。建立鼓勵激勵機制,對盤活撂荒地通過承包經營權流轉發展糧食生產工作中成績突出的前三名鎮(街道),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2萬元一次性獎勵,對依法收回撂荒地的發包方(村或組),按每畝100元予以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