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胡小龍 白會鋒)今年以來,洛南縣加快推廣數字領域新技術、培育數字經濟新業態、探索數字經濟發展新模式,奮力推動產業數字化、治理數字化、服務數字化,實現縣域高質量發展。
數字賦能,有效壯大各類產業。洛南縣大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九龍公司鉬精深加工、中泰高純石英砂、環亞源銅業等一批企業數字化升級改造加快推進。大力發展數字農業、智慧農業、訂單農業,建立全產業鏈溯源體系,加快推進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在設施果蔬、畜禽養殖等領域應用。充分利用電商平臺資源優勢,通過“洛味緣”區域公用品牌,對紅仁核桃、羊兜菌、豆腐干、橡子涼粉、手工掛面等30多種農產品進行推廣,拓寬特色農產品銷售渠道。加快旅游景區、特色小鎮、精品民宿等區域的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依托縣文旅集團構建數字化營銷平臺,開發VR全景預覽、智能導游、電子講解等服務內容,為游客提供場景化、差異化和個性化的文旅服務。拍攝精品短視頻,在抖音、微信短視頻等多媒體平臺進行投放,全面提升文旅康養產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數字治理,全力打造智慧城鎮。洛南縣有序推進全縣5G網絡建設,力爭在年底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達到70%以上;全縣城區、重點區域和公共場所無線網絡覆蓋率達到90%以上。加快“數字秦嶺”監管平臺建設,在重要流域、重要區域,設置視頻監控點位,加強與省市資源、林業、水利、農業等部門信息互通,為落實田長制、林長制、河長制提供數字化支撐。學習借鑒外地“智慧城管”經驗,創新將大數據分析運用在監管違法、人流疏導、環衛保潔等方面,通過有效調控,不斷提升市民生活便捷度、滿意度。系統整合應急、公安、消防、氣象、交通、水利等信息資源,建成覆蓋縣、鎮、村三級的應急指揮網絡,強化數據共享應用,全面提升監測預警能力,為科學處理災情險情打下堅實基礎。聚焦建設精準高效、智慧和諧的數字化治理體系,有效發揮“人盯人+”基層社會治理數字化平臺作用,全面實施縣、鎮、村、組、片長五級聯調,一鍵調度、一體推進、一線處置,用數字技術賦能鄉村振興。
數字服務,精準落實惠民政策。洛南縣加快打造“政務網絡高速公路”,持續深化跨省通辦、跨縣通辦改革,提升手續審批“一鏈辦”“集成辦”網辦質量,構建高效互聯、云網融合的新型政務網絡體系,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精準對標群眾實際需求,整合數據資源,打破部門信息孤島,建設高效安全的“云上洛南”電子政務云平臺、政務大數據庫,實現了政務信息公開、法律法規解讀、招聘信息發布、公共文化宣傳等各項信息的高度集成。以“數字鄉村”便民服務窗口為載體,運用數字技術歸并多個業務窗口為一個綜合窗口,大力推廣政務網上辦、掌上辦,為群眾提供就業信息、簽約問診、居家養老等便民服務,實現了讓群眾少跑路、數據多跑路,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