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李建軍)今年以來,洛南縣聚焦省市開展“營商環境突破年”安排部署,出實招、放硬招,有力有效解決企業發展的痛點、堵點和難點問題,全力幫助企業解難題、渡難關、復元氣、增活力。
洛南縣聚力打造辦事更高效的政務環境,深化“證照分離”“一照多址”改革,擴大“一業一證”“跨省通辦”范圍,全力推進“企業開辦注銷、高校畢業生就業、二手房交易、交房即交證、新生兒出生”等15項“一件事一次辦”集成改革,申報材料精簡50%以上,辦理時限壓縮80%以上,企業開辦注銷0.5個工作日辦結。推行“一車式”聯合踏勘,并聯辦理,推進“標準地+承諾制”改革,實現“拿地即開工”,對項目立項、用地、環評、涉水、文物保護、社會穩定等,探索推行“多評合一”,不斷提升企業的滿意度、獲得感。
縣上聚力打造市場更滿意的政策環境,認真梳理涉及市場主體、引進項目的減稅降費、行政獎勵、財政補貼補助等優惠政策、產業促進政策、人才支持政策,頂格落實“降、免、退、緩、貸”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設備改造的中長期貸款投放,切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推行不見面開標和遠程異地評標等交易新模式;推進數字證書在公共資源交易領域跨地區、跨平臺互認;加快實施“互聯網+政府采購”,推進政府采購電子化交易,充分調動和保護市場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全縣聚力打造支撐更有力的要素環境,堅持企業家“早餐會”制度,開展縣政府領導和部門負責人“坐窗口、走流程、跟執法”和“雙包一解”活動,切實解決企業經營和項目落地難問題。加大對交通物流、水電氣暖、財經、金融、行業協會商會等領域涉企收費監管工作力度,依法依規嚴肅查處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行為,切實減輕各類市場主體的不合理負擔。
按照“無事不檢、無事不擾”原則,洛南縣推行跨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和信用監管、“互聯網+監管”等非現場監管,明晰監管執法邊界,壓縮自由裁量空間,“進一次門、查多項事”。推進包容審慎監管,探索推行輕微違法行為首次免罰監管模式,減少對市場主體生產經營活動干擾,讓企業家安心經營、放心投資、專心發展。
同時,充實了縣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掛牌組建了縣營商環境投訴舉報中心,明確了牽頭部門和責任部門,明確了暢通投訴舉報渠道、零容忍查處破壞營商環境行為、實行聯席會議制度等,確保措施落地見效,切實推動洛南縣營商環境水平提檔升級,為企業投資興業護航,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