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張祎胡小龍)近年來,洛南縣積極借鑒東南沿海城市發展經驗,以循環交通為基礎、以外向產業為支撐、以營商環境為重點、以創新平臺為陣地、以人才隊伍為保障,千方百計搶占開放型經濟發展制高點。
打造循環交通。縣上以推進“西商融合”、融入關中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為主攻點,向西加快洛灞路二期建設,向東抓好洛盧高速建設,向北謀劃澄商高速項目,向內創建“四好公路”縣;加快支線機場、貨運鐵路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前期工作,著力構建“省域大循環、縣域小循環”內聯外通的交通體系,推動洛南加快融入西安的生活圈、生產圈、生態圈。
培育外向產業。縣上以建設產業聚集區為抓手,有序推進北部新材料基地、東部特色農業基地、西部康養產業基地建設,充分發揮西北核桃物流園“買全國、賣全國”優勢,推動形成商品、服務、資金、人才等要素流動型開放格局。洛南核桃搭乘“中歐班列”熱銷歐洲、嶺南生物袋裝菌棒遠銷美國、巧手草編暢銷東南亞,外貿出口總額達到4915萬元。
優化營商環境。縣上以“大抓招商、抓大招商”為抓手,全面推行“容缺受理+承諾制”,堅持為企業送好“政策禮包”,多設“加油站”、減少“收費站”,定期召開政銀企對接會、企業家“早餐會”,成功舉辦鄉黨回鄉發展大會,引進煌朝集團、衛崗乳業、華鉬集團等一批龍頭企業,落地項目50個,其中投資億元以上項目11個,落戶總部經濟4個,招商到位資金178.31億元。
用好創新平臺。縣上依托商洛經開區、寧洛產業園、“洛味緣”品牌、“漢字故里·康養洛南”等資源和品牌優勢,充分發揮秦創原、絲博會、農高會等國內知名平臺在產業創新支撐、科技人才培養、創新要素集聚等方面的虹吸效應,用好“爭取、招引、兼并”等方式,建成環亞源生態島環保科技產業園、省級羊肚菌科技創新試驗示范站1個、農業科技園區1個、星創天地1個,推動全縣22家科技型企業與高校達成合作。
建強人才隊伍。洛南縣建立高層次人才跟班學習、掛職歷練等制度,有計劃選派優秀人才赴東南沿海城市外出考察、學習經驗,強化吸納高端人才的政策舉措,落實縣級領導聯系專家人才制度,從政治、生活、感情等多維度關心關愛人才,為人才干事創業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