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劉軍民 柴明明)今年以來,洛南縣健全機制,明確重點任務,將黨的建設貫穿于基層治理全過程,激發城市基層治理活力,不斷提升治理水平,切實服務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洛南縣建立縣委深化新時代黨建引領加強基層社會治理聯席會議制度,健全縣委統一領導、縣委組織部牽頭負責、有關部門和行業系統齊抓共管的領導體制和責任機制。明確縣、街道、社區三級責任,實施三級聯席會議制度,推行城市黨建“一單四制”,逐級簽訂責任清單,實施每月督導、每季通報、半年評議、年終考核機制,將城市基層黨建推進落實情況納入黨組織書記述職評議和領導班子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內容,自上而下拉長拓寬“責任鏈”。搭建“社區黨組織+網格黨組織+小區黨支部+樓宇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五級黨組織網絡體系和社區網格化管理服務體系,街道辦通過建立書記抓全盤、總支抓片區、支部書記包小區、黨小組長包樓宇、網格組長包聯群眾的“五抓”機制,將黨組織建在網格上,黨小組建在居民樓中,織密管理服務網,形成了以黨支部為主導,物業公司、業委會、小區居民等多方聯動的小區治理架構,建立人到“格”中去,事在“網”上辦的工作機制。
洛南縣單獨設立街道黨建辦、黨群服務中心,完善“前臺服務+后臺支撐”運行機制,推動街道把工作重心轉移到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上來。實行社區事務準入制度,明確社區負責、承辦、協辦的56項事項,推廣“一窗受理、全科服務”模式,對社區工作者全面落實3崗18級薪酬待遇體系,不斷激發工作活力,提升服務效能。深化“雙報到”“雙考評”機制,組織黨員干部積極主動到社區報到,同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化解各類矛盾糾紛。
洛南縣由街道黨工委牽頭,將居民個人特長、小區公共資源和駐小區單位職能優勢等資源,統籌納入街道、社區資源庫,以街道、社區黨組織為樞紐,生成服務項目。創新推行“資源清單、需求清單、服務清單”的“三單”管理機制,統籌解決資源不足、服務不優、管理松散等問題。建立西城區小區物業黨建聯席會議制度,及時協調處理小區物業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通過在職黨員認領服務崗、黨員志愿服務、離退休黨員發揮余熱等形式,扎實推進黨員到常住社區報到,開展服務群眾工作。圍繞黨員中心戶、樓棟信息員、便民代辦人、政策宣傳員、志愿義工等崗位特點,利用在職黨員“八小時之外”碎片化時間,在管好家人、引領樓棟、服務社區等方面發揮表率作用,使小區保持干凈整潔、環境優美、和諧穩定、秩序井然,居民幸福指數持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