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創新舉措,開展“樹旗評星”活動——
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
本報通訊員 林 萍 寇 鑫 李東芳
一棟棟規劃整齊的民居,掩映在綠意蔥蘢中,掠過路邊的櫻桃樹、柳樹,幾只鴨子正在觀景池里旁若無人地嬉戲……初秋時節,步入洛南縣麻坪鎮云蒙山村,處處洋溢著鄉村的靜謐與美好。
走進村黨群服務中心,門口掛著一塊醒目的牌子——“鄉村振興紅旗村”。在全縣開展“樹旗評星”活動中,云蒙山村積極參與,創建黨支部書記幫帶工作室,大力發展地栽黑木耳,建設秦嶺山水鄉村,以“紅旗村”創建推進鄉村振興,努力提升群眾獲得感與幸福感,該村先后榮獲全國、全省基層治理示范村稱號。今年3月,云蒙山村被縣委組織部評為“鄉村振興紅旗村”。
去年以來,洛南縣通過在村級黨組織中評樹組織建設先鋒旗、集體經濟標桿旗、人才培育爭先旗、生態文明示范旗、基層治理和諧旗“五面紅旗”,在村級黨組織書記中評選黨建星、產業星、服務星、治理星、幫帶星、文明星“六星書記”,鼓舞斗志、激發潛能、比學趕超,調動村(社區)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整體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和戰斗力,為實現鄉村振興提供了強大支撐。
“紅旗村”為何創、如何創?洛南縣設置了5大項30小項創建標準,讓基層黨組織干有方向、干有標準、干有章法、干有底氣。在全縣“樹旗評星”活動的推動下,洛南縣城關街辦羅坡村推行黨員群眾“雙百分”考評機制,成立鄉賢工作站,創新運用“一核三融”治理模式,推行騰訊為村“互聯網+”治理服務模式,建成“紅色小蜜蜂驛站”,栽植連翹1700多畝,林下套種豬苓100畝、天麻5000多窩,投資200萬元建設中藥材加工廠,帶動農業產業多元化發展,實現村級集體經濟積累70多萬元。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努力,該村達到“黨組織建設規范、集體經濟收益增加、鄉土人才培育充足、秦嶺山水鄉村成效明顯、基層治理有序”6個具體標準,集齊“五面紅旗”,被縣委組織部評為“鄉村振興紅旗村”。
“文件要求很清晰、很全面,作為黨支部書記行列里的新手,我要一一對照,補齊短板弱項,加油干,向‘六星書記’努力!”三要鎮羅村黨支部書記吳凡拿到文件后高興地說。對于黨支部書記該干什么、怎么干?“六星書記”6大項18小項綜合評價指標給出了明確的答案,每顆星的爭創都有具體的工作要求和標準。
創建進展怎么樣?短板弱項在哪里?創新重點舉措是什么?縣委組織部聚焦問題,在全縣247個村(社區)開展“每月推介”“季度觀摩”“擂臺比武”“半年評比”一系列活動,分析短板弱項、明確努力方向和任務措施。目前,16個鎮辦推介“紅旗村”47個,縣委組織部按照考評標準和辦法,通過現場看、聽講解、提問題、答試卷、查資料、察效果、訪民意、綜合評等方法,實地考評打分、會議綜合評議,將考評成績在95分以上的9個村和10個村黨支部書記分別命名為“鄉村振興紅旗村”“六星書記”。同時,對驗收未通過的黨組織和個人,列出問題清單,指出整改方向,為下一步查漏補缺定準航向。
草店村黨支部書記羅根朝緊緊圍繞“六星書記”創評標準,依托秦隆果蔬專業合作社和五色田園現代菌業產業園領辦15棚果蔬,通過村企合作,推動產業融合發展,種植大櫻桃1500畝、黃桃500畝、中藥材500畝、烤煙300畝、黃花菜230畝,建成現代化標準香菇產業大棚100個,種植香菇100萬袋,年產值300萬元,實現集體經濟增收10萬多元,讓多渠道、多產業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強勁支撐。該村建立“村企聯建‘支部1+1’”黨建工作模式,通過土地流轉、集體經濟分紅、就近務工等方式,帶動古城鎮移民搬遷群眾及周邊8個村群眾實現就業創業。今年7月,羅根朝被評為“六星書記”。
“樹旗評星、掛牌命名、動態管理、經費獎補”16個字對創建結果如何運用、獎勵激勵如何定、不達標如何退出等問題給出了明確答案,縣委組織部每半年對“五面紅旗”和“六星書記”進行表彰命名和復核。對評選為“五面紅旗”的村級黨組織,縣委組織部進行授牌命名,村干部半年內月補貼上浮10%,黨費獎補5000元;對評為“六星書記”的村級黨支部書記,其本人半年內每月補貼上浮10%,與“五面紅旗”村和鄉村振興“紅旗村”不重復享受,且優先推薦為“兩代一委”,優先推薦學歷提升和外出觀摩培訓,優先作為“擔當作為好支書”及其他評優樹模人選。對半年復核評審未達標的,同步實行“摘旗”“取星”。
洛南縣通過推動落實“樹旗評星”機制,247個村黨組織和黨支部書記領辦實事1653件,爭取各類資金2.75億元,新建產業基地239個,建設秦嶺山水鄉村86個,形成了“支部爭樹旗、黨員爭評星、人人都爭先”的濃厚氛圍,助推鄉村振興初顯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