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何玉玲)當前已進入秋淋天氣,洛南縣始終保持備戰臨戰狀態,全面落實“雙2+5”常態化防汛模式,緊盯關鍵環節,緊抓防汛救災,確保全縣安全平穩度汛。
洛南縣進一步夯實縣、鎮、村、組、戶五級盯撤責任,落細落實“人盯人”防搶撤具體措施。各包抓鎮辦縣級領導下沉一線、靠前指揮,嚴格落實24小時在崗帶班制度。堅持每天召開研判會,及時應對處置各類預警信息和險情。對各鎮辦、各成員單位、防汛重點部位應急值守情況隨時進行抽查,堅決杜絕脫崗、漏崗、空崗、非正式人員頂崗現象發生。
縣上進一步強化預警預報,要求各級各部門密切關注天氣,強化雨情信息監測,建立健全部門協同、數據信息共享和協同聯動工作機制,每天安排兩名縣級領導在指揮中心調度指揮防汛工作,及時組織會商研判,加密雨情水情監測頻次,堅持提前預警預報,嚴格規范信息報送程序、制度和渠道,堅決杜絕報送無序和遲報、漏報、瞞報現象,確保預警信息和工作指令上下傳遞暢通。
縣上全面落實領導包水庫、包重點河段責任制,針對全縣中小河流、水庫、堤防、尾礦庫、滑坡體、城鎮低洼地帶、險工險段等防汛重點部位,全面加強“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建立隱患排查臺賬,實行逐一銷號管理,把風險隱患排查工作落到實處。強降雨期間,針對重點部位、薄弱環節實施24小時巡查防守,發現險情征兆,運用“人盯人+”機制優勢,快速反應、立即救援,第一時間組織受威脅群眾轉移避險。利用三級微信群,發揮小組長、片長的作用,通過“敲門行動”、電話告知、微信群發消息及時向群眾宣傳洪澇災害防范、應對、處置等知識,確保群眾熟知撤離信號、撤離責任人、撤離路線、撤離安置點,做到安全撤離。
縣上不定期組織開展防汛應急演練,多頻次開展縣、鎮、村、組、片五級干部培訓,切實提升防汛應急反應能力。進一步細化完善轉移避險預案方案,逐戶逐人落實轉移責任、轉移路線、避險場所和服務管理等措施,確保關鍵時刻能夠快速轉移、妥善安置。強化應急保障,目前,全縣確定1311個集中避險安置點,投入220多萬元,購置衛星電話207部、應急燈1954個、棉被褥4000件,發放衛星電話314部、帳篷668頂、簡易床6689張、棉被褥9169件,通信、救生、應急發電等應急搶險物資和各類生活物資儲備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