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劉衛鋒)洛南縣緊盯就業扶貧任務,圍繞農村無法離鄉、無業可扶、無力脫貧的“三無”貧困勞動力,加大公益性崗位開發,嚴格政策要求和補貼發放,加強監督管理,確保公益性崗位開發安置有序推進。截至目前,全縣公益性崗位累計安置農村勞動力3012人,其中貧困勞動力1611人,今年以來兌付補貼762萬元。
崗位數量從嚴。針對全縣公益性崗位數量大、種類多、就業資金壓力大的情況,縣人社部門按照政策要求,進一步規范和控制公益性崗位的開發使用規模,所有公益性崗位開發均由人社部門局務會研究決定,任何單位或個人都不得隨意增加公益性崗位人員。
安置對象從嚴。凡申請開發的公益性崗位,用人單位必須優先從大齡失業人員、連續失業一年以上人員、失地農民、城鎮零就業家庭成員或者享受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員、殘疾人、畢業一年以上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等人員中招聘安置。
人員進出從嚴。公益性崗位人員實行用人單位和人社部門雙重管理機制,制定公益性崗位工作職責和考核管理辦法,主要考核公益性崗位人員工作任務完成情況、出勤情況、工作質量及工作態度等,考核采取用人單位逐月考核、人社部門定期不定期檢查或電話抽查的方式進行,對存在空崗、掛崗、弄虛作假、虛報冒領、冒名頂替、騙取補貼資金、不服從管理等行為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一經查實,堅決取消享受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的優惠政策。
補貼審核從嚴。嚴格按照省市規定,切實規范和加強公益性崗位人員補貼資金撥付,凡發現用人單位在公益性崗位補貼申報過程中存在年齡超過規定限制、身份不符合安置條件、工作時間超過3年、同一人員重復申請、冒名頂替人崗不符、個人基本信息錯誤等類似情形的,縣人社部門不給予崗位補貼并責成嚴肅處理,確保資金發放人崗相符。